下列叙述中没有化学变化的是
A.小煤窑发生瓦斯(主要成分为甲烷)爆炸 |
B.涂在墙上的熟石灰逐渐变硬 |
C.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遇水形成酸雨 |
D.舞台上用干冰制造“云雾” |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
B.t℃时,向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
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
D.向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试剂或方法 |
A |
NaCl 固体 |
泥沙 |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
B |
NaCl 溶液 |
Na2C03 |
滴加硫酸溶液至不再产生气泡 |
C |
KNO3 溶液 |
Ba(N03)2 |
滴加适量K2SO4溶液、过滤 |
D |
N2 |
02 |
通过红热的铜丝 |
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
B.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
下图中“”和“
”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能用该图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C+O2![]() |
B.C+ CO2 ![]() |
C.H2 + Cl2![]() |
D.2H2 + 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