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最能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物质是

A.尘埃和二氧化碳 B.水汽和二氧化碳
C.臭氧和氮氧化物 D.高云和氮氧化物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大气的受热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若图中是热力环流示意图,则()

A.温度:甲>乙>丙>丁
B.气压:甲>乙>丁>丙
C.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地形的差异
D.甲地多阴雨天气

某旅游团7月初来到地中海的西西里岛,导游温馨提示:①早晚天气较凉,备好外套;②气候干燥,多补充水分;③去海边沙滩烫脚,备好沙滩鞋;④游泳一定带好防晒用品。
上述提示与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大气削弱和保温作用均弱,气温日较差大
B.②——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上升,天气晴朗干燥
C.③——白天大气反射作用强,沙滩吸热快
D.④——正午太阳直射该岛,太阳辐射强

下图表示我国某地某日测试记录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完成下列问题。

该日日期及天气状况可能是()

A.3月12日晴朗 B.6月5日晴朗
C.6月20日多云 D.3月22日多云

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与下列要素成正比的是()
①太阳高度②地理纬度③大气厚度④大气透明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下图为大气热力作用示意简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所示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 )

A.① B.② C.③ D.④

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是因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主要起作用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 ℃。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的热力运动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