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位诗人描述某历史人物,说他“生是天骄死鬼雄,全欧震荡气犹龙”;赞美他的主要事功是推动“世间一切人平等”,即使称帝,也仍然以天下为念。由此推测,这位诗人的政治主张最接近(   )

A.专制独裁 B.君主立宪 C.无政府主义 D.共和政体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杜甫的这首诗描写的是古代

A.浙江的青瓷 B.四川的白瓷
C.河南的“唐三彩” D.江西的粉彩瓷

中国经济网2013年7月6日:“在法国人眼中,中国文明的象征是动态的变化的:两千年前是丝绸,一千年前是瓷器,五百年前是茶叶”。信息不能表明

A.中国自然经济长期未能突破 B.东西方贸易交流不断
C.古代中国手工业水平世界领先 D.古代中国对外贸易居于入超地位

形成“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观念的社会背景是

A.商品流通不畅 B.传统手工产量不高
C.闭关锁国政策推行 D.小农经济盛行

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新民主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竞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材料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
①革命目标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一致 ②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③革命性质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④未来前途是社会主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工厂死在接收上, 鸟窠做在烟囱上。……,民主涂在嘴巴上, 自由附在条件上,议案、协定归了档,文章写在水面上。……,财政躺在发行上,发行发到天文上。……,中国命运在哪里,挂在高高鼻子上。”这首诗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社会状况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