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跌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100年来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而采取的外交方针是

A.另起炉灶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打扫干净再请客的方针 D.求同存异的方针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33年6月,美国颁布了《全国工业复兴法》,限制生产规模,规定了工人的工作时数和最低工资标准,愿意接受的雇主将能领到一个“蓝鹰”徽章,他们把徽章悬挂在营业地点和印在产品上作为合格的标志。一时间,“做守法公民,为国效力,只到有蓝鹰标志的地方购物”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对此理解最正确的是

A.政府为企业做广告,赢得社会广泛赞誉
B.国家扶持企业,但不能不损害其部分利益
C.罗斯福总统实际上站在了人民的立场上
D.凯恩斯主义正确与否在美国得到了检验

《全球通史》中写道:“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能够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是

A.减耕减产和调整产品结构 B.控制物价与“以工代赈”
C.实行救济和保护劳工权利 D.增加工资与调整劳资关系

有历史学家把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称为“疯狂的20年代”。其依据应该是当时美国

A.摇滚乐、爵士乐盛行 B.经济危机、社会动荡
C.社会经济盲目发展 D.政府强化对经济的干预

长期在上海生活的郑观应,在19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撰写的一篇文章中,一口气列举了西方输入的食物、用物、玩好等57种,指出这些洋货“皆畅行各口,销入内地,人置家备,弃旧翻新”。这突出反映的社会生活现象是

A.奢侈享乐已日渐成风 B.传统伦理道德已荡然无存
C.洋货流行已日渐成风 D.传统生活方式已荡然无存

自来水在近代上海引进时,出现“水有毒质,饮之有毒,相诫不用”的现象,这反映出

A.中外矛盾尖锐对立 B.城市设施普遍完善
C.生活用水受到污染 D.工业文明受到抵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