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近代历史现象,研究者站在在不同的角度得出的结论不同。据此回答下列各题英国人赫德对中国戊戌变法的看法如下:“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对赫德的评论认识正确的是
| A.赫德揭示了维新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
| B.赫德把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主要归咎于康有为等人的筹划失败 |
| C.赫德认为宣统皇帝的改革方向是正确的 |
| D.赫德认为维新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
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说:“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国人最先引进的是西方学术思想 | B.国人觉醒的主要障碍是传统伦理 |
| C.国人引进西方政治制度是成功的 | D.国人最后觉悟要引进马克思主义 |
著名学者田秉锷教授在《大国无兵》一书中认为:“较之清王朝的制度,洪秀全政权的制度建设没有历史进步的大势。”下列各项中,最不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 A.以“拜上市教”为号召,发动金田起义 |
| B.定都天京;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
| C.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方案 |
| D.颁布了真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 |
陈旭麓先生说:“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含义,实际上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就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它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这里的“新陈代谢”是指
| A.中国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 | B.统治阶级内部觉醒出现“变局论” |
| C.西学东渐之风日益盛行 | D.中国经济逐渐沦为资本主义附庸 |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议定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臣,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该规定
| A.表明英国对中国存有明显的歧视 |
| B.使得中国在外交上享有与英国平等的权利 |
| C.在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外交礼仪的现代化 |
| D.反映了《南京条约》的屈辱性 |
下列关于
欧美政治发展特点的介绍,正确的是①英国是最早实行民主政治的国家②法国直到第三共和国时期才确立共和制度
③1789年美国联邦政府建立后,各州都必须无条件地与中央保持一致
④《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后,德国专制主义的基础依然存在
| A.①④ | B.②③ | C.②④ | D.②③④ |
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规定,参议院的议员名额每州不论大小,均为两名。众议院议员名额则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5个黑人折合3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上述规定体现了
| A.权益平衡思想 | B.民主共和思想 |
| C.民族平等思想 | D.主权在民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