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0年10月18日,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①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②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③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④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朱熹认为,“理生万物”、“理主动静”。下列选项中与这一观点类似的是

A.“天地之变,阴阳之化”——荀子
B.“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
C.“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
D.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黑格尔

个人的选择,汇成心灵的暖流、点亮道德的星空。两年多来,有面对歹徒“争做人质”的教师和干部,有危急关头舍己救人的少年,有累倒在参加司法改革座谈会途中的法官,有让迷路老太靠在腿上睡了一小时的民警。这些平凡人的行为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从身边小事做起,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
②要承袭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③要加强自身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坚持多元化指导,投身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据史料记载:清代名臣张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吴氏感其义,亦退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这则故事展示了中华文化中蕴涵的
①里仁为美的和谐理念②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
③修身齐家的家国情怀④兼收并蓄的包容智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中央电视台和国家语委联合举办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每周五晚八点在十频道隆重举行。场上的小选手们PK得十分精彩,令人佩服;场下成人的表现叫人唏嘘。此次活动表明

A.中华文化曾有过辉煌的历史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D.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舌尖上的中国2》通过展示人们日常生活中与美食相关的多重侧面,描绘与感知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家族观念、生活态度以及对饮食的深厚情感。同时采取了国际化叙事手法,通过镜头直接引发观众对饮食文化的关注。《舌尖上的中国2》取得成功的原因是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②做到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④通过借鉴、融合、取长补短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