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假如以“谁能有效控制海洋,谁就能取得战争胜利”为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下列史实中,不宜作为论据的是

A.中途岛之战 B.日德兰海战 C.中日甲午战争 D.不列颠之战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莫斯科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动员令写道:“务使每个被动员者明白,一去前线就能改善生活。其原因有三:第一,在临近前线的产粮地带,士兵有较充足的粮食;第二,运到饥荒省份的粮食将在较少的人数中间进行分配;第三,正在进行广泛的组织工作,把粮食从临近前线的地区寄给红军家属。”这一动员令出现的历史背景

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
B.农业集体化出现失误
C.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D.德国法西斯大举人侵苏联

19世纪,一位到英国旅游的加拿大人面对煤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感觉到与她家乡那种“单调的纯净”不同,这种舒服的烟雾“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这种感受的产生反映了她

A.对英国环境污染的漠不关心 B.对化学和医学知识茫然无知
C.为本国的空气纯净深感自豪 D.为工业文明到来而兴奋不已

1789年选举产生的第一届国会着手起草了《权利法案》,即宪法的前十条修正案。这些修正案不断地提醒着人们,新建立的联邦政府在行使它的权力时,必须时时注意对个人自由的保护。这份《权利法案》

A.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确立
B.主要为了限制王权,保证议会权力
C.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独立宣言》的基本原则
D.标志美国1787年宪法存在的局限已完全解决

表反映了我国20世纪60年代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导致表中所示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的制定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奠定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蒋介石在1937年南京失守后发表告国民书,声称:“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城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这说明

A.国民党决定与共产党合作
B.国民党决定开辟敌后战场
C.国民党号召全国民众奋起抗日
D.国民党统治中心开始转向农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