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按此次序排列,在中国近代化进程出现的代表人物应该是
| A.曾国藩——蔡元培——孙中山 | B.孙中山——蔡元培——曾国藩 |
| C.曾国藩——孙中山——蔡元培 | D.蔡元培——孙中山——曾国藩 |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的时代出现过不尽相同的革命精神。下列革命精神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五四精神②延安精神③井冈山精神④长征精神
|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②④ | C.①③④② | D.④①③② |
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材料中提到的“统一的中国诞生”具体是指
| 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 B.蒋介石获释并宣布实行全民抗战 |
| C.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 |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
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共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这里说的“内部条件”主要是指
A.一战后,中国民族工业重新受到列强压制
B.打倒列强,铲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C
.中共总结经验教训,正在积极寻找同盟者
D.国民党是中国各政党中比较革命的民主派
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 B.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 |
| 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 |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
,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事件是
| A.戊戌变法 | B.洋务运动 | C.辛亥革命 | D.护法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