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与应战——对埃及早期现代化探索的思考》一文中提到:“由于阿里……认为拥有和西方一样的军舰、大炮和机器设备,就可以与欧洲并驾齐驱……他不懂……传统结构的留存,相应的整体功能保持不变,国家的现代化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据此,你认为,阿里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马木鲁克势力的破坏和反扑 | B.欧洲列强的干涉 |
C.穷兵黩武、对外扩张 | D.未从根本上触动原有的封建生产关系 |
文化艺术是一定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下列时代风貌与文化艺术特色对应关系不正确的一组是( )
A.魏晋时期社会动荡——道教、佛教相继兴盛发展 |
B.隋唐时期盛世气象——杜甫诗歌体现忧国思家情 |
C.宋代社会生活丰富——反映民生活的话本流行 |
D.明代商品经济发展——小说逐渐发展为文学主流 |
下面是我国宋代至清代不同性质书院比例状况表。对此表解读错误的是( )
官办% |
民办% |
其他% |
不明% |
|
宋代 |
15.28 |
70.69 |
0 |
14.03 |
元代 |
17.23 |
61.15 |
0. 33 |
21.29 |
明代 |
57.21 |
29.84 |
0. 24 |
12.71 |
清代 |
56.67 |
24.11 |
0. 56 |
18.66 |
A.书院比例变化是商品经济发展必然结果
B.宋代民办书院的繁荣与理学的发展有关
C.民办书院比例下降制约古代文化的发展
D.封建政府对思想控制呈现出加强的趋势
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文学表达由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到句式灵活,这种现象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 )
A.大一统的时代背景 | B.多元化的创作风格 |
C.理性化的思想诉求 | D.世俗化的发展趋势 |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
结论 |
|
A |
西汉发明造纸术 |
西汉后,纸成为书写的唯一材料 |
B |
指南针于13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到西方 |
为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
C |
宋代发明活字印刷术 |
以后,雕版印制技术不再使用 |
D |
东晋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载火药配方 |
东晋广泛制作火药并迅速运用于军事 |
莫格在《他说的仍在实行》中指出:“和柏拉图一样,孔子认为‘明君’治国可以创造一个好的社会,但在推行自己的政治理想上,都是失败的政治家。”柏拉图和孔子成为“失败的政治家”的主要原因在于二人的思想( )
A.与当时的现实政治脱节 | B.缺乏思辨性和系统性 |
C.未能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 D.治国实践中遭致失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