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理想实验有时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设想的理想实验中的几个主要步骤如下:
① 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② 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 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④ 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要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在上述的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的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下列关于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 )
A.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 B.②是事实,①③④是推论 |
C.③是事实,①②④是推论 | D.④是事实,①②③是推论 |
人眼对绿光最为敏感,如果每秒有6个绿光的光子射入瞳孔,眼睛就能察觉。现有一个光源以0.1W的功率均匀地向各个方向发射波长为m的绿光,已知瞳孔的直径为4mm,普朗克常量为h=6.63×10-34J·s,不计空气对光的吸收,则眼睛能够看到这个光源的最远距离约为
A.![]() |
B.![]() |
C.![]() |
D.![]() |
如图所示,a、b、c、d是某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正好是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电场线与矩形所在平面平行。已知a点电势为16V,b点电势为20V,d点电势为8V。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c点电势高于a点电势 | B.场强的方向由b指向d |
C.c点的电势为12V | D.若一电子从b运动到c,电场力做功为-4eV |
一列波长大于3.6m的简谐横波沿直线方向由a向b传播,a、b相距6m, a 、b两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A.3 s末a、b两质点的位移相同 |
B.该波的波速为2 m/s |
C.该波的波长为4m |
D.该波由a传播到b历时1.5s |
如图,为一半圆形的玻璃砖,C为AB的中点,a、b两束不同频率的单色可见细光束垂直AB边从空气射入玻璃砖,且两束光在AB面上入射点到C点的距离相等,两束光折射后相交于图中的P点,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在真空中,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的传播速度 |
B.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 |
C.a光通过玻璃砖的时间大于b光通过玻璃砖的时间 |
D.若a、b两束光从同一介质射入真空过程中,a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大于b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 |
如图所示电路与一绝热汽缸相连,R为电热丝,汽缸内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外界大气压强恒定,闭合电键后,绝热活塞K缓慢且无摩擦地向右移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的内能增大 |
B.气体分子平均动能不变 |
C.电热丝放出的热量等于气体对外所做的功 |
D.单位时间内碰撞到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