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古罗马法律文献的叙述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公民法基本上只包括成文法,不包括习惯法 |
| B.万民法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适用于帝国境内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 |
| C.《十二铜表法》涉及公法与私法、刑法与民法等,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
| D.《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
胡适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说:“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民报》;一是《新青年》。”胡适所说的“三个时代”的救国思潮分别是
| A.三民主义、社会主义、民主与科学 |
| B.中体西用、维新思想、社会主义 |
| C.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与科学 |
| D.维新思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
历史学家杨天石在《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一书中对孙中山的定性问题有一 些新的思考。他认为,孙中山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可以把孙中山定性为“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简称“平民革命家”)。下面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 B.“创立民国” |
| C.“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 |
| D.“天下为公” |
“南方谈话”是在总结国内风波和国际变局、分析国内外形势发展和我们所面临挑战的基础上产生的,既有政治上的鲜明性和针对性。也有理论上深刻性和创造性,它把邓小平理论提到了新的高度,是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的集大成之作。邓小平“南方谈话”()
| A.最先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
| B.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 |
| C.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
| D.起到了打破思想认识误区,坚定人们社会主义信念的作用 |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报告中指出,“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该报告发表于()
| A.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
|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
| C.抗日战争时期 |
| D.解放战争时期 |
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新民学会学员蔡和森的信中说:“罗素在长沙演说,主张共产主义,但反对劳农专政,谓宜用教育的方法使有产阶级觉悟,可不至要妨碍自由,兴起战争,革命流血……我对于罗素的主张,有两句评语,就是理论上说得通,事实上做不到。俄国就是个明证,所以我对于中国将来的改造,以为完全适用社会主义的原理与方法。”材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
| A.认为俄国革命道路要和中国实际结合 |
| B.主张思想启蒙以唤醒民众 |
| C.认识到劳工阶级取得政权的必要性 |
| D.主张用宪政手段改造中国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