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中子数不同 | B.电子数不同 | C.质子数不同 |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
如图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图,某同学在20℃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温度不变,若在④中加入4.5KNO3固体可得到饱和溶液 |
B.②③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C.①③④均为不饱和溶液 |
D.④→⑤可析出53.9gKNO3晶体 |
关于粗盐提纯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个实验过程中必备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试管、玻璃棒、漏斗等 |
B.滤去不溶性杂质以后,将滤液移至烧杯内加热浓缩 |
C.当蒸发皿内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 |
D.将制得的晶体转移到新制过滤器中用大量水进行洗涤 |
下面摘录的是小李同学笔记上的部分内容,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氯化钠、硫酸硝酸钠能在pH=1.5的溶液中共存 |
B.用热的纯碱溶液可以替代洗洁精洗去油污 |
C.用熟石灰可以中和含硫酸的废水 |
D.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除去CO2中少量的CO |
下图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熄灭的原因与另外三支不同的是( )
A. B. C. D.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硝酸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B.铁锈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成了浅绿色 |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
D.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