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成绩令人瞩目:西部的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社会事业建设得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其中跨世纪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调度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读甲乙丙三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2分)
(1)目前甲地区正在大力开发的能源资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图中气候类型与乙图中城市气候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不同);连接甲乙两区域的大型工程沿线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不同而导致的环境整体特征的差异。
(3)西电东送中线工程,该地区水能十分丰富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列举四大工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西气东输工程,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阅读该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第一潮”,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4分 )
影响旅游安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钱塘江大潮卷人事件主要是受哪个因素的影响?( 5分)
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欣赏钱塘江大潮宜:( ) ( 2分 )
A.选择合适的位置 | B.选择恰当的观察时机 |
C.抓住景观特点 | D.以情观景 |
你认为当地管理者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防止(2)小题中类似事件的发生( 4分 )。
该图示意中国1951~1981年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判断195l~1981年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之间的关系,并解释原因。
说出寒潮对我国农作物产生危害的主要季节,并分析原因。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一:左下图为江苏省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右下图为江苏省冬季和夏季等降水量线分布图。
资料二:下图为江苏省资本、劳动力与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示意图。比较江苏省冬夏季节南北气温差异,夏季________,冬季________。
干旱是甲乙两地共同面临的自然灾害,试比较两地干旱时间。
乙地是我国商品粮基地之一,但近年来该地农业用地面积减少,请为该地区农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结合材料二描述江苏省1997-2007年资本、劳动力、技术创新等因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变化特征。
从社会经济因素分析,与苏南相比,苏北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读黄河流域图,回答问题。黄河流域有丰富的能源,其上中游是“西电东送”北线的能源输出地,上游提供的能源以________为主;中游地区分布着丰富的________资源;下游地区分布的主要能源是________。
调查显示图中长城一线及其以北地区荒漠化情况较为严重。请简要分析我国西北地区防治荒漠化的主要措施。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左图和右图中分别有世界上著名的传统工业区,它们共同区位优势是________资源和水资源丰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世纪60年代以后,这两个地区都进入了区域发展的________阶段,区域内资源短缺、________________、土地和劳动力成本偏高。区域面临着_______________、人口减少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面对困境,两地都采取了发展科技、改善交通条件和_______________等措施,使得区域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推动了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两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内容有:①______________,②大力发展____________和高新技术产业,③重视_________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