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成绩令人瞩目:西部的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社会事业建设得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其中跨世纪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调度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读甲乙丙三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2分)
(1)目前甲地区正在大力开发的能源资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图中气候类型与乙图中城市气候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不同);连接甲乙两区域的大型工程沿线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不同而导致的环境整体特征的差异。
(3)西电东送中线工程,该地区水能十分丰富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列举四大工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西气东输工程,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名称。
甲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___。
(2)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隧道,该选择_______处(从甲、乙、丙中选择)?
(3)在图中②、③两处标出箭头,表示水汽运动方向,使它构成一个完整的海陆间循环;并写出序号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①是_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③是__________。
(4)以下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A.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
B.使全球各地飞降水量保持不变 |
C.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 |
D.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
下图为某日地球光照图,读图回答问题。
(1)判断此时北半球的节气,并在图中画出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太阳光线
(2)图中A~E五点中,地方时相同的是————,自转线速度相同的是—————————。
(3)写出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4)写出A点的昼长,并分析此后的三个月C点的昼夜长短变化状况。
读2月份大西洋表面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代表的是下列渔场中的()
A.北海道渔场 | B.秘鲁渔场 |
C.北海渔场 | D.纽芬兰渔场 |
(2)图中A海区等温线比B海区等温线稠密,说明A海区海水的温度————————,原因是————————————————————————————————————————————————————————。
(3)与大洋西岸等温线相比,大洋东岸等温线在甲处海域向———————(南、北)方向凸出,原因是甲处受————————————(洋流名称)的影响;在乙处海域向——————(南、北)方向凸出,原因是乙处受————————————(洋流名称)的影响。
(4) 试分析洋流对甲、乙两海区沿岸气候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南亚地形图。
材料二 班加罗尔是印度南部卡纳塔克邦的首府,为印度信息科技的中心,俗称“印度硅谷”,英语为其官方语言。班加罗尔是印度科技研究的枢纽,其中的班加罗尔大学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学。这里有众多高科技跨国公司和世界500强企业的分支机构。另外,班加罗尔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最热月平均温度27.1℃,最冷月平均温度20.4℃,年降水量924 mm。
(1)简述印度河流域成为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的有利条件。
(2)简析班加罗尔气候宜人、四季如春的原因。
(3)分析班加罗尔发展成“印度硅谷”的有利条件
下图为“1271-1295年马可·波罗东行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出发,东行途中经过A、B、C三地,其所属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 ,B ,C 。其中A地的气候特征是 。
(2)马可·波罗乘船返回途中,途经的D处为 海峡,E处位于 板块和 板块的交界处附近。途经的F处比E处的海水盐度 (高、低),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3)马可·波罗途经塔里木盆地西部边缘的喀什时,得知当地“有美丽的花园、果园、葡萄园,棉花、亚麻产量十分丰富”。请简要分析当地棉花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4)马可·波罗往返途中都经过西亚地区。请简要分析当今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