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I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它可由反应:2Cu2++4I-=2CuI↓+I2而得到。现用铜片、石墨作电极,电解KI溶液制取CuI。为确认反应情况,通电前在溶液中又加入了少量酚酞试液和淀粉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得到白色沉淀,同时阴极区溶液变红,阳极区溶液变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铜片做阴极,石墨做阳极 |
B.白色沉淀在阴极附近生成 |
C.阳极区溶液变蓝的原因是:2Cu+4I--4e-=2CuI↓+I2,碘遇淀粉变蓝 |
D.阳极区溶液变蓝的原因是:4OH--4e-=2H2O+O2↑,O2将I-氧化为I2,碘遇淀粉变蓝 |
有人设计将两根铂丝做电极插入到KOH溶液中,然后在两极上分别通过甲烷和氧气而构成燃料电池。该电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2KOHK2CO3+3H2O,则关于此燃料电池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1个电子所带电量为1.6×10-19C)
A.通过甲烷的电极为电池的负极,通过氧气的电极为正极
B.在标准状况下,每消耗5.6 L O2,可向外提供2.4×104 C的电量
C.通过甲烷电极的电极反应为:CH4+10OH--8e-CO32-+7H2O
D.放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减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和c(OH-)的乘积为1×10-24,该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存在:K+、Na+、AlO2-、SO42- |
B.常温时,0.1mol/LHA溶液的pH>1,0.1mol/LBOH溶液中c(OH-)/c(H+)=1012,将这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c(B+)>c(OH-)>c(H+)>c(A-) |
C.过量SO2通入到Ba(NO3)2溶液中,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3SO2+2NO3-+3Ba2++2H2O ![]() |
D.用pH=3和pH=2的醋酸溶液中和含等量NaOH的溶液所消耗的醋酸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a和Vb,则Va>10Vb |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硫酸亚铁加过氧化氢溶液:Fe2+ + H2O2 + 2H+![]() |
B.将少量硝酸银溶液滴入氨水中:Ag+ + 2NH3·H2O![]() |
C.KAl(SO4)2中滴加Ba(OH)2使SO42-恰好完全沉淀:2Al3++3 SO42-+3 Ba2++6 OH-=2Al(OH)3↓+3BaSO4↓ |
D.铝粉与NaOH的D2O溶液反应:2Al + 2OH-+ 2D2O![]() |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16.9 g过氧化钡(BaO2)固体中阴、阳离子总数约为0.2NA |
B.常温常压下,28 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 |
C.标准状况下,0.1mol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小于0.1NA |
D.某密闭容器盛有0.1 mol N2和0.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A |
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锅炉水垢中的硫酸钙可用碳酸钠溶液处理,使之转化为碳酸钙,再用酸除去 |
B.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时释放的两种放射性核素13153I与13755Cs的中子数相等 |
C.铝合金的大量使用归功于人们能使用焦炭等还原剂从氧化铝中获得铝 |
D.海水淡化可以解决淡水供应危机,向海水中加入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