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部分地区等温线分布图”,回答9--11题。
如果造成甲地和乙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势高低,则甲地与乙地的相对高度约为
| A.666米 | B.1000米 | C.1334米 | D.1668米 |
丙地受寒潮影响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较低 | B.距冬季风源地远 |
| C.受高原、山地的阻挡 | D.受海洋暖湿气团控制 |
丙地与甲地相比,发展种植业最具优势的条件是
| A.光照充足 | B.地形平坦 | C.土层深厚 | D.水源丰富 |
有关大气活动中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海陆热力差异是其形成的根源 |
| B.是指冬夏季节在陆地上形成的高低气压中心 |
| C.其位置随季节而南北移动 |
| D.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重要影响 |
关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正确叙述是:
| A.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 |
| B.就北半球来说,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
| C.北半球夏季时,全球气压带风带大致南移 |
| D.元旦前后向高纬移动 |
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有四个低气压带和三个高气压带 |
| B.从高气压带吹出来的风均为偏南风 |
| C.高气压带近地面气温总是比低气压带低 |
|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打破了气压带的带状分布 |
形成三圈环流的主要因素之一是( )
|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 B.高低纬度间受热均匀 |
| C.地转偏向力 | D.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
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
| A.水平气压梯度力 | B.地转偏向力 |
| C.摩擦力 | D.前三个力的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