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PCR技术的原理类似于细胞内DNA的复制,短时间内就可以在体外将目的基因扩增放大几百万倍。下列关于PCR技术的推测,不可能的是

A.PCR技术在短时间内将目的基因放大几百万倍,因而对基因工程的操作有极大帮助
B.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需要模板、原料、酶和能量等条件
C.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也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如果目的基因共1000个脱氧核苷酸对,其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460个,用PCR技术扩增4代,需要8640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发酵与食品生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一山区由于开采露天小铁矿等活动,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成为一片废墟,为尽快使该山区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在这片废墟上

A.回填土壤,引进多种外来物种,重建新的生态系统
B.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待自然恢复
C.回填土壤,栽培当地经济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
D.回填土壤,栽种多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实行封山育林

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同化的有机物的量占该生态系统有机物总量的比例,则这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的是

下列选项中,对种群密谋影响最严重的是

编号
生态系统
采集对象
现有生物量
年增长率/%
年采收量

马尾松林
马尾松
200 000m3
2
1 000 m3

淡水湖泊
鲫鱼
10 000kg
35
3 600 kg

山地
甘草
1 000kg
20
300 kg

滩涂
沙蚕
10 000kg
30
500 kg

A.① B.② C.③ D.④

为研究人工生态系统中大草履虫和栉毛虫间捕食关系的影响因素,设计两组实验:
实验一:在培养液中依次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甲图);
实验二:在培养液中先加入沉渣作隐蔽场所,再同时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乙图);据实验判断,正确的是

A.沉渣对栉毛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无影响
B.大草履虫以栉毛虫为食
C.培养液为上述生态系统提供能量
D.大草履虫的能量除用于自身代谢外,其余部分流入栉毛虫

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当给与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与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

A.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B.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
C.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
D.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