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来临,为了表示对老师的感谢,刘佳想送老师一张卡片,并在卡片上题一副对联,他搜索到如下一副颠倒错乱的对联,你能帮他调整一下顺序吗?
日暖 笔酣 写春秋 墨浓 绽桃李 风和
上联:
下联:
口语交际。(2分)
今年年初的一天,北京故宫一如往日,游人熙熙攘攘.太和门附近的大铜缸旁边,一名二十多岁的男青年正在刻画:“xxx到此......”很多游客对此非常气愤,纷纷上前制止小伙子的不道德行为。大家把他围在中间,对他进行教育。一位大婶说:“小伙子,你要是再在文物上乱刻乱画,当心我把你的手剁下来。”
如果当时你恰好在场,也想上前劝说他,你会对他说些什么?(40字左右)
仿照加点句子,在下面横线上补写一句话,使之与前文构成排比。(2分)
钻石再大,若永埋地底也只是等同于砖石;黄金再多,若久藏土中也只是等同于黄土;,……
世上许许多多东西,若永远不为人所用,原本珍贵的也会变得一文不值。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语言‘表达’。
张维加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没有择过校,也没有上过课外班。2004年,他以全市第一名的中考成绩进入杭州市第二中学。高二时,他就获得了保送北大元培学院的资格。大学期间,张维加在权威杂志上发表27篇论文。毕业后,他直升英国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又因在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了3篇论文,他被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吸收为会士。
父亲张云东说:“孩子是自由的小鸟,你不给他空间怎么行?但宽松并不意味着不闻不问。”母亲孙秀红说:“养成好习惯,整个读书阶段家长和孩子都会很轻松。要让孩子多看书,书读得多了,他就有了自己对事件的见解。”
成长需要空间,也需要宽松、自由的环境;尊重孩子的天性,关注孩子的兴趣发展;养成好习惯,使学习成为自觉行为,这才是孩子成功的关键。张维加的成长经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写出你的感悟。(不少于100字)
答:
请你根据提供的材料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对下面提出的问题展开探究。
材料一:中欧各国的“文化年外交”已经进行了10年——包括“中法文化年”、“西班牙年”、“希腊文化年”、“中意文化年”等活动。
材料二:2004年1月24日是中国农历春节,法国的标志性建筑埃菲尔铁塔披上了“中国红装”,70多万法国民众涌上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争睹来自中国的万人盛装游行表演,人数之多,甚至超过了每年法国的国庆大游行。“中法互办文化年”活动是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材料三:2009年在中国举办的“俄语年”和2010年在俄罗斯举办的“汉语年”活动成为两国文化生活中的标志性事件。中国22个省、市与俄23个联邦主体共举办500余项活动,上亿人次参与。在2009年10月中国“俄语年”闭幕式上,当时的俄罗斯总理普京亲自为“情动俄罗斯——中国人唱俄语歌”获奖的中国小伙子颁奖。
问题:中外文化年的举办有怎样的意义?(至少写出三点)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生长在荒漠中的依米花,默默无闻,许多旅人以为它只是一株草,但是,它会在一生中的某个清晨突然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那是无比绚丽的一朵花,似乎要占尽人世间所有的色彩。
但是,它的花期很短,两天后就会随母株一起枯萎,开花就意味着它生命的终结。
开花的植物对水分的()很大。但依米花只有一条主根,孤独地蜿蜒盘曲着钻入地底深处,寻找有水的地方,那需要幸运和顽强努力。一株依米花往往需要四至五年的时间在沙漠里寻找水源。然后一点点()养分,在完成蓓蕾所需要的全部养分后,它开花了!在它最美丽的时候,因耗尽了所有的养分而凋零。
人生的道路有几十年,但像依米花那样勇往直前的岁月真是太少了。用一生定要美丽一次的心情去努力和坚持,每个人都会比现在做得更好!请为文中的括号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备选词语:需求要求积淀积聚选文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发挥想象,在选文中的横线处写一句描写依米花的话。(2分,不超过2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