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纲领》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它
A.确立了国家性质 | B.确定了依法治国的方针 |
C.由全国人大代表大会制定 | D.规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 B.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
C.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 | 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
按照历史学家安古斯·麦迪森测算,在1700~1820年间,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从23.1%提高到32.4%,而同期整个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所占比重仅从23.3 01提高到26.6%,令人疑惑的是中国却没有实现工业化。导致当时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①中国落后的小农意识非常浓厚
②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③西方列强入侵阻碍中国工业化发展
④腐朽落后的封建专制制度阻碍经济发展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南宋《岁时广记·售农用》中记载:“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上述材料表明
A.宋代草市方便了民众的生活 | B.宋代定期举行的草市比较繁华 |
C.宋代草市已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 | D.宋代草市受到政府的严格管理 |
《后汉书》有载:(王景)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是岁,年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不能从材料中得出的信息是
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 B.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 |
C.当时已有铁犁牛耕 | D.当时农作物种类较多 |
1961年不结盟运动在其宣言中说:“我们一开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而主张每一个国家拥有自由、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我们从来不同意充当任何人的橡皮图章或后备军。”这一运动
A.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 | B.推动国际政治力量向多极化转化 |
C.动摇了美苏的霸权地位 | 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