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小组同学取某黄铜(铜和锌的合金)样品进行如下实验,他们取该黄铜样品碎屑50g,把200g稀硫酸分4次加入到该样品中,测得数据记录如下表: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加人稀硫酸质量/g |
50 |
50 |
50 |
50 |
剩余固体质量/g |
43.5 |
37.0 |
33.75 |
33.75 |
(1) 当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为 g时,反应恰好完成。
(2) 计算生成氢气的总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A、B、C三种物质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为黑色固体单质,B、C为化合物且组成元素相同,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 C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B: ,属于 反应。
A与一种黑色物质反应生成红色物质的反应: 。
小明在化学实验室发现了一块绿色的孔雀石样品,他查阅资料后知道其成分为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小明以孔雀石(不考虑其中的杂质参与反应)为原料设计了如下图所示(部分生成物略去)的化学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
a.碱式碳酸铜受热会分解成三种氧化物;
b.在反应①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其中X是一种气体,Y是最常见的液态物质,Z是黑色固体。
(1)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该反应的结束后,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可用下图完成反应②的相关实验:
Ⅰ.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试管中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其中网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实验结束后,进行操作是_________。
a.先把导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后熄灭酒精灯
b.先熄灭酒精灯,后把导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
如图是一些物质间的转换关系(提示:二氧化锰不溶于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B , C ,F ,G
(2)写出反应①的表达式: ;
(3)写出反应②的表达式: ,实验中预先加水的目的是
(4)固体C是反应③、④中的 ,在反应前后C的质量和 都不变。
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甲、乙组成元素相同,且甲、乙、丙中有一种物质为水,一种为单质。
(1)写出甲的化学式 ;
(2)写出由乙到丙的符号表达式 。
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
Ⅰ.铝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
(1)金属铝常用做导线是利用它的 性;
(2)金属铝表面常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氧化膜主要成分是 ;
写出一种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
Ⅱ.现有铜与另一种金属R(可能是银、镁、铁中的一种)的混合粉末。欲确定R的成分,请你一起完成:
(1)请将银、镁、铁三种金属的元素符号填写在下列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相应位置。
(2)取少量的金属粉末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R不可能是 。
(3)待不再产生气泡时,再进行 (填写一种实验操作方法),得到溶液和铜。然后往溶液中加入洁净的锌片,锌片表面有金属析出,则R是 。
Ⅲ.铁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 共同作用的结果;
(2)为了防止铁锈蚀,人们常采用 的方法(任写一种)来达到目的。
(3)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如图:
①酒精灯加灯罩的目的 ;
②实验开始时,先通入CO一段时间后,再加热,原因是 ;
③实验中发生的现象是 。
④该装置中有一个明显的缺陷,请写出改正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