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民主运动失败一次,反动潮流便高涨一次,同时孔子便被人抬高一次,之后必有更进一步的斗争。”下列历史进程中,最符合陈独秀这一说法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一洋务运动一戊戌变法 |
B.洋务运动一戊戌变法一辛亥革命 |
C.戊戌变法一戊戌政变一辛亥革命 |
D.辛亥革命一袁世凯复辟一新文化运动 |
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 B.美国经济的飞速崛起 |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确立 | D.工业革命在欧洲扩散 |
1898年英国首相说:“大国的斗争已经不再——像1830年或者甚至1860那样——只限于欧洲问题,而是牵涉到遍布全球的市场和领土问题”。这种全球扩张的强大动力是:
A.资本输出加强垄断 | B.自由竞争商品输出 |
C.推销机器抢夺资源 | D.拓展领土张扬国威 |
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从纽约运往英国的小麦,或从孟买运往英国的棉花等主要商品的运价降低了2/3左右。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对殖民地掠夺的加剧 | B.小麦、棉花产量的提高 |
C.工业革命带来运输业发达 | D.受英国经济危机的影响 |
现代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原发型,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一种是传导型,主要是外部刺激,进而回应和学习。下面属于传导型发展现代化的国家是:
A.美国 | B.法国 |
C.日本 | D.英国 |
《全球通史》认为:“德国开始时发展速度很慢。但是,1871年以后,德国工业以巨人般步伐前进,使欧洲其他所有的经济,包括英国的经济,都落后了”。带来上述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德国:
A.大力发展军事工业 | B.通过普法战争取得赔款 |
C.矿产资源非常丰富 | D.通过王朝战争实现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