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I.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在我国广州举行,我国运动键儿勇夺199块金牌为祖国争处荣誉。下表是某运动员在一段时间内血液中所含乳酸溶液的变化情况。

时间/分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血液中乳酸浓度(mg/cm2
5
5
5
40
70
90
80
60
40
35
25
23
20

  (1)若该运动员在非剧烈运动时血液中乳酸浓度是5mg/cm3,那么从表中可以看出,运动员的无氧呼吸从       分钟时已经明显增强,第      分钟时血中乳酸浓度出现下降。
(2)运动员在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酸,主要与血液中的物质       发生反应,起到缓冲作用,从而维持了血液pH的相对稳定。
(3)与赛前相比,运动员血液中某些激素的含量在比赛中会发生变化,例如胰高血糖素的含量会          ;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会          ,其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下丘脑及垂体分泌相应激素具有         作用。
(4)呼吸商是指生物体在同一时间内,呼吸怍用所释放的CO2和吸收O2的分子数之比。运动员在剧烈运动时,若分解的有机物全都是糖类,则呼吸商的值为        
Ⅱ、右图表示小麦叶片在夏季晴朗的一天内(0至24时)CO2吸收量的变化情况。

(1)图中C点时小麦叶片的维管束鞘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是        
图中E点与C点相比,单位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化合物的产生量               。   
(2)据图分析可知,小麦光合作用开始的时间是            点,
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是          
(3)若C点和F点小麦叶片合成葡萄糖的速率相等,则C点和F点相比,呼吸强度较强的是            点。
(4)若要探究“图中E点时刻环境条件”对小麦叶片与玉米叶片光合作用影响的差异,有人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

组别
材料
实验条件
CO2吸收速率
1
小麦
叶片
图中C点时刻条件
a
2
图中E点时刻条件
b
3
玉米
叶片
图中C点时刻条件
c
4
图中E点时刻条件
d

①表中“图中E点时刻条件”主要是指         条件。
②有人认为上述实验方案可去掉1、3组,由2、4组直接比较就能得出结论。   ( 不能、能)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玉米宽叶基因(T)与窄叶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宽叶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一所示。

(1)可通过观察有丝分裂期细胞进行分析得知该植株发生了突变,该宽叶植株的变异类型属于变异。
(2)为了确定植株A的T基因是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作为父本与正常的窄叶进行测交。如果F1表现型为,则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请用遗传图解解释上述现象。
(3)若(2)中测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宽叶植株B,其染色体及基因型组成如图二。从细胞水平分析出现该植株的原因是由于父本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未分离而导致的。
(4)若(3)中得到的植株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地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生成含有1条9号染色体和含有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请据此写出植株B可育花粉的基因型

(1)在高温环境中,植物能通过释放脱落酸来促进休眠。右图表示一个验证脱落酸促进叶柄脱落的实验,1~4 号是剪去叶片的叶柄,对1号做了如图所示的处理,应选择号作为对照组,处理是

(2)脱落酸能抑制种子萌发,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计划验证这两种激素在大麦种子α-淀粉酶合成上存在拮抗作用(指一种物质的作用被另一种物质所阻抑的现象),步骤见以下图解。

①该实验原理为:
②请你帮助他们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并预测实验结果(在表格中用“高、中、低”来表示麦芽糖的相对含量)。

如图是测定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广口瓶装有碳酸氢钠溶液以维持溶液中二氧化碳浓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兴趣小组利用上述装置探究不同波长的光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准备了3套装置,在暗室中用等强度(小于光饱和点)的绿光、蓝光、红光的灯源等距离地分别照射1- 3号装置,30min后停止光照,测量光合作用释放的O2体积(mL)。实验结果如下表:

(1)用这一方法测量得到的为光合作用速率。由于各组呼吸速率相同,故单位时间内收集的水量可作为光合速率的指标。
(2)由于二氧化碳浓度和光强度相同,故成为实验结果不同的限制因素。请比较3组叶绿体中ATP和NADPH浓度大小关系(用组别编号比较)。
(3)本实验将3套装置放入暗室的目的是
(4)该实验设计存在不合理之处,请指出其中一处:
(5)下图为在红、绿、蓝三种光的不同光强度和光合速率的关系。请以上述实验结果为依据,可知曲线为蓝光。

(1)某大豆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

①能量从植物传递到田鼠的效率是(保留一位小数点)%。
②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决定的;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5只。该种群密度是只/hm2。若标记的部分田鼠能主动逃避陷阱,这样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对捕获的田鼠进行性比例调查,发现其雌雄比例稍大于1,其性比例(有利/不利)于种群增长。
③田鼠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除了流入下一级外,还有可能是和未利用。
(2)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④对于田鼠种群,猛禽属于性调节因素。
⑤b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上升,从田鼠生存环境变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⑥猛禽除了捕鼠外也会捕食鼬,猛禽属于第营养级,请画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图1表示某基因型为Aa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图2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曲线。请回答:

(l)图1细胞所属的器官是,理由是。该器官中是否存在有细胞周期的细胞?
(2)图l中细胞①~③按所处时期排序,应该是,细胞①的名称是。细胞①~③ 中含1个染色体组的是
(3)若细胞③正常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基因组成可能为
(4)图2中处于AB段的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处于CD段的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图1中的细胞处于图2曲线BC段的有(填编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