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激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抖擞中华民众志,挫败掠者千夫莽。”这首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南昌起义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雅典不仅维护了梭伦改革的原则,还向民主化方面跨了一大步。这里的“原则”指()

A.打破世袭特权的垄断地位 B.缓和贵族与平民之间矛盾
C.扩大民主范围和途径 D.满足工商业者和平民的要求

从明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实质上反映了()
①封建专制进一步加强
②皇权更加巩固
③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④实权完全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到行省制,体现了地方削权、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但史学家钱穆却认为地方行政是“汉代好,唐代较好,宋代太差”。钱穆评价三代好坏的依据是()

A.地方行政机构设置 B.人才选拔权由谁掌握
C.能否合理调动地方积极性 D.宰相权力的大小

元朝人程钜夫在《论行省》中写道:“今天下疏远去处,亦列置行省。凡去行省者,皆以宰相自负,骄倨纵横,无敢谁何。所以容易生诸奸弊。钱粮羡溢,则百端欺隐,如同己物。盗贼生发,则各保界分,不相接应。甚而把握兵权,伸缩由己。”在程钜夫看来()

A.行省权力过重,弊端丛生
B.行省与割据势力无异
C.政府不必在地方普遍设置行省
D.行省没有起到加强对地方统治的作用

在某古代史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甲戌,命江浙行省明年漕运粮二百八十万石赴京师”。该史书有可能是()

A.《汉书》 B.《旧唐书》
C.《宋史》 D.《元史》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