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网上书店介绍易中天《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的内容时说:“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就此,同学们展开了讨论——甲同学: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乙同学:秦朝开创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管理地方的基础。丙同学: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丁同学: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

A.乙丙对,甲丁错 B.甲丙对,乙丁错
C.甲乙错,丙丁对 D.甲乙对,丙丁错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这种分权制衡的机制体现在(  )
①州政府和联邦政府之间②联邦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之间
③国会参众两院之间④总统与内阁之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作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这首歌谣反映了(  )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多快好省的经济方针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弗洛伊德曾经说:“在过去的时间里,科学之手对于人类朴实的自恋有过两次重大的打击。第一次是认识到我们的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大的难以想象的世界体系中的尘埃……第二次是生物学的研究剥夺了为人类特创的特殊优越性,将人类废黜为动物的后裔。”关于 “第二次打击”表述正确的有(  )
①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②改变了对人类地位的看法
③揭示了生命起源的奥秘④宣告了近代自然科学的独立性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史学家张岂之认为,一个新的封建王朝的建设,“必然要体现自己的新”,但“也离不开别人的旧”。下列最能体现材料中观点的史实是(  )

A.隋朝的科举制 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C.元朝的行省制 D.明朝的内阁制

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表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选项
史实
推论
A
1517年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仅仅两周就传遍德国,四周后各种译文传遍欧洲。
印刷术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
B
二十年间,因欠青苗至卖田宅,雇妻卖女,投水自缢者,不可胜数。
青苗法有效抑制了土地兼并
C
该衙门(总理衙门)之设也,不仅为各国交涉而已,凡策我国之富强者,要皆于该衙门总汇。
总理衙门只管外交事务
D
《大日本帝国宪法》:“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天皇神圣不可侵犯……为国之元首,总揽统治权”
天皇始终掌握着最高权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