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海拔高低差异 | B.地转偏向力 |
C.太阳辐射能纬度差异 | D.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 |
读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29~30题有关图中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①沙漠边缘区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 |
B.②当地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煤炭含硫量高 |
C.③气候大陆性显著,降水的季节变化大 |
D.④地形起伏大、气候干旱、土质疏松 |
与图中②环境问题无关的污染物是()
A.工业排放的废气 | B.家庭炉灶排放的废气 |
C.汽车排放的废气 | D.建筑工地扬尘 |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据此回答27~28题。下列现象中,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联系的是()
A.交通拥挤,住房紧张 | B.绿地面积减少,环境污染加剧 |
C.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 | D.第三产业比重超过一、二产业 |
今后我国城市化的侧重点是()
A.扩大城市规模,积极建设新的开发区 |
B.新增非农业人口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
C.大城市的人口逐步向中小城市转移 |
D.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推进小城市经济发展 |
气温年较差是一个地区最高月均温与最低月均温的差值。下图为世界各地气温年较差分布示意图(单位℃),图中虚线表示水稻种植的北限。读图完成24~26题。对世界各地气温年较差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A.暖流流经的海区气温年较差小 | B.气温年较差总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增 |
C.热带沙漠地区气温年较差最大 | D.赤道地区气温年较差最小 |
图中从甲到乙一线气温年较差变化快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季风气候的影响 | B.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幅度大 |
C.冷暖洋流的影响 | D.海陆位置和地形的共同影响 |
图中丙处是北半球水稻种植纬度最高的地区,产生这一现象的气候原因是()
A.气温的年较差较大 | B.受季风影响,夏季高温多雨 |
C.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 D.濒临海洋,全年降水量大 |
该图是“三种陆地水体转化示意图”,读图回答22~23题。图中P代表的水体可能是()
A.雨水 | B.积雪 | C.地下水 | D.冰川水 |
箭头b、d代表的现象最集中出现的月份是()
A.1~2月 | B.3~4月 | C.6~7月 | D.9~10月 |
该图为我国某工作人员在南极长城站(62º12′S、58º57′W)或中山站(69º22′S、76º22′E)拍摄的太阳在一天中的运动轨迹示意图,图中太阳从左向右运动,并且是每两小时拍摄一次。读图回答20~21题。照片拍摄地点位于科考站的()
A.东侧 | B.西侧 | C.南侧 | D.北侧 |
当拍摄太阳在M位置的照片时,北京时间约为()
A.2时50分 | B.14时50分 | C.3时10分 | D.15时1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