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问题:(6分)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 波,B表示 波。
(2)、图中C~F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C表示 面,
D表示 面。
(3)、图中D处,地震波A完全 ,地震波B速度明显 并继续往深处传播。
图甲是某气候类型的局部分布图,图乙、图丙是②地区冬、夏季的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该气候在①、②两地区分布的异同点及影响因素。
(2)简析②地成为该气候最典型分布地区的原因。
读图填空。
(1)此图所示日期是 前后,节气是 。
(2)出现极昼的范围是 。(3)A、B、C、D四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大小关系是 ;自转线速度大小关系 ;昼长大小关系是 ;正午太阳高度大小关系
(4)求昼长:A点 小时,C点 小时,D点 小时
(5)求北京时间: 月 日 时 分
(6)此时北京(116 ºE,40ºN)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
(7)此时,地球处在 点附近(近、远日点),公转速度较 。
(8)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9)画出此图的太阳光线。
(10)画出此图对应的俯视图(从南北极俯视任一幅),
(11)此时,青岛(120 ºE,36ºN)的太阳能热水器真空管与地面成 度夹角时,吸热效果最好。
读某地年等降水量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图中甲处等降水量线密集的原因是什么?死海所在地区地形类型是什么?
(2)描述图中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形成原因。
(3)分析图中海岸地区发展水果业的有利条件。
材料一 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甲、乙、丙、丁四河段均为M河一部分。
材料二 下图为M河段地形剖面示意图
材料三近年来该地区为克服自然条件对种植春小麦的不利影响,采取覆盖免耕技术,即收割时留茬20 cm左右,收割后将秸秆均匀撒在地表,次年春播时采用免耕播种机播种,使春小麦产量和质量显著提高.
(1)分析乙地形成鹅卵石堆积区的主要原因。
(2)试解释M河乙丁河段为时令河的原因。
(3)分析秸秆覆盖对春小麦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
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读某城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功能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________,C地是________(功能区)。
(2)A、B两地地价较高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该城市工业区布局的有利条件。
(4)评价湖泊、山地对城市环境和交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