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说“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帝国主义干涉使南京临时政府内外交困,被迫解散 |
| B.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但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未完成革命任务 |
| C.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孙中山出走海外 |
| D.革命阵营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向革命派进攻,迫使孙中山辞职 |
1954年爱伦堡发表具有现实主义传统的小说《解冻》,以此为标志,“解冻文学”替代了过去苏联“无冲突论”的歌颂文学。但1957年以后,苏共中央开始收紧“解冻”的口子,文学领域思想解放的步伐开始放慢。下列对于“解冻文学”现象出现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解冻文学”是复杂的阶级矛盾和社会心理在文学上的反映 |
| B.斯大林模式的消除成为“解冻文学”产生的社会环境 |
| C.“解冻文学”是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产物 |
| D.政治环境决定了文学创作的倾向 |
“×××,教授。1950年1月生,1968年中专毕业,1969年作为知识青年到黑龙江插队。1978年3月考进厦门大学经济学系。1982年2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统计局工作……1996年至199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此人的履历反映了()
| A.“教育革命”对他的成才起了积极的作用 |
| B.1977年恢复高考为他人生的转折提供了机遇 |
| C.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他成为学者至关重要 |
| D.《义务教育法》保障了他少年时期的受教育权利 |
“一切科学的东西,都是在辩论、求证中获得发展,一切优秀的文艺都是在包容、并存中得到繁荣。”该讲话()
| A.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
| B.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
| C.明确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
| D.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
新中国成立后,下列哪些高科技成为中国科学发展的重点项目()
①原子能②电子计算机③火箭④航天工程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都对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起巨大作用 |
| B.都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
| C.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科学认识 |
| D.后者都对前者进行继承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