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二次革命”的历史事件是
A.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 B.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 |
C.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 | D.袁世凯制造“宋教仁案” |
1914年—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的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数量却大幅下降。导致这一现象的客观因素是( )
A.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 | B.抵制日货运动蓬勃发展 |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 D.西方爆发严重经济危机 |
“先进的知识分子痛于外患之凭陵,清廷之腐败,国亡之无日。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权柄可探。遂致力于办报,籍报纸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天下。”综合材料信息,关于中国近代报刊事业,正确的说法是( )
A.以反帝反封建为宗旨 | B.促进了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
C.有利于社会思想解放 | D.为知识分子提供参政途径 |
某同学就“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归纳出下列四项“中国第一”,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定军山》是中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 |
B.中国第一条自建电报线出现在台湾 |
C.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 |
D.《申报》是中国第一份近代报刊 |
下图是1909年《民呼日报》刊载的一幅题为《各国联合龙灯大会》的漫画,它表达的主题是( )
A.帝国主义侵夺中国铁路权益 |
B.晚清时期中国进入铁路时代 |
C.近代铁路技术装备依赖西方 |
D.清末铁路都由欧美列强兴建 |
1893年,张之洞在给友人信中说到:“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由是观之,影响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因素之一是( )
A.技术薄弱 | B.思想守旧 |
C.资本缺乏 | D.列强侵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