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纵向来看,生态文明将成为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第三种文明;从社会现实存在的横向来看,生态文明是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列的另一种文明形式。生态文明的提出和实施,是人类对长期以来发展模式反思的结果,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飞跃,是人类文明理念的一次创新。这表明(   )
①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②人们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创新
③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        ④理念创新源于人们的深刻反思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4年8月18日,由全国工商联主办的“201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经济迅速崛起,目前其经济总量已占到GDP的50%以上。这意味着
①非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我国不同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③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④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根据下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①如果生活必需品价格在M点,生产该产品的企业必然处于赢利状态
②如果高档耐用品价格在N点,其互补品需求量会增加
③粮食的价格在N点时需求弹性较大,在M点时需求弹性较小
④从单个交换过程看,Q点是等价交换,M、N点离价值较远,但不违背等价交换原则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下图为某商场同一时期甲乙两种商品的销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判断中对这种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A.甲乙是互补商品,如果甲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MM1会向下移
B.甲乙互为替代品,如果乙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LL1会向下移
C.甲乙是互补商品,如果甲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MM1会向上移
D.甲乙互为替代品,如果乙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LL1会向上移

当我们的商家在为情人节、圣诞节大做促销宣传时,我们过了几千年的端午节却被其他国家申报为文化遗产;当我们习惯性地只是在元宵节买汤圆、端午节买粽子、中秋节买月饼时,当我们把春节和“七天假”等同时,我们流传了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沉淀了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却被忽略了。这启示我们在吸收洋文化时,应当做到

A.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B.全面学习,一切照搬
C.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D.相互尊重,交流为主

古代24孝有“卖身葬父”“弃官寻母”等之说。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新“24孝”不仅包括“教父母学会上网”等行动准则,还包括“支持单身父母再婚”等观念突破和对老年人的心理关怀。由材料我们可以感受到
①对待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后发展
②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④践行孝道的方式要因时而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