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我国已经有了关于火星的明确记载,表明古人已经用肉眼对火星的运转作了比较准确的观察; 17—19 世纪,欧洲人用望远镜观测到火星的表面有许多河床.这些“证据”令许多人相信火星上有智慧的动物;1965 年 7 月以来,人类利用宇宙探测器探测火星的活动一直没有停止;2004 年,人类近距离拍摄到火星的表面有许多类似月球表面的坑洞,并观侧到火星表面的气温、气压等现象。人们对火星的认识过程佐证了( )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总是曲折的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们迫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
③认识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往复过程,人的认识具有规律性
④本质的暴露和展开有个过程,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③ |
人的文化素养是多方面的,其中具有方向性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A.社会科学素养 | B.自然科学素养 |
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 D.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
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世博会主题,上海市在全市上下大力开展普及文明礼仪系列活动。广大市民在活动中受到了熏陶,逐步树立了“当好东道主,文明迎世博”的荣誉感、使命感、责任感。这说明: ①市民是直接创造精神财富的主体力量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③文化促进人的发展④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 )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09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于9月23日至30日在孔子故里山东济宁曲阜举行。据此回答问题。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文化,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渗透并影响着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基本性格特征。这体现了( )
A.儒家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占主导地位 | B.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
C.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对民族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有巨大影响 | |
D.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
曲阜市强力打造“孔子旅游”这个世界级的旅游品牌,加快开发文化旅游资源,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表明了 ( )
A.打造“孔子旅游”品牌,就能促进经济发展 | B.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就能促进经济发展 |
C.文化生产力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 |
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优秀文化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
2009年10月15日,第12届北京科技交流学术月开幕。本届学术交流月以“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保增长、促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增强首都自主创新能力开展学术交流,努力服务于首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需要。材料蕴涵的文化生活道理是:①文化对经济具有促进作用 ②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④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
A.②③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凡是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凡是有潮人的地方,就有潮人文化。许多长期旅居海外的潮州人心中仍有一个永恒的潮州音乐情结,仍保留着喝潮汕功夫茶的习惯。这说明(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 B.文化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上 |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 D.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强制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