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每个细胞中DNA相对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动物细胞归为甲、乙、丙三组,每组细胞数如下图l所示。根据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下图2所示。下列有关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
| A.图l中的甲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DE段 |
| B.图l中的乙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AB段 |
| C.图l中的丙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BC段 |
| D.用秋水仙素处理,会导致丙组细胞数增多 |
下图表示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曲线中a点转向b点时,叶绿体中C3浓度降低 |
| B.曲线中d点转向b点时,叶绿体中C5浓度升高 |
| C.ab段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
| D.bc段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限制性因素可能是温度等其他条件 |
图甲表示八月份某一晴天一昼夜中某棉花植株CO2的吸收和释放曲线;图乙表示该棉花叶肉细胞两种细胞器的四种生理活动状态。则图甲中时间a、b、c、d依次发生了图乙所示的哪项生理活动
某植物绿叶经光照4小时后,脱色再用碘处理,结果不被锡箔覆盖的部位呈蓝色,而有锡箔覆盖的位置不呈蓝色。如右图所示该实验证明:
①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④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产生的物质是
| A.C3、C5和葡萄糖 | B.C3、C5和ATP | C.ADP、[H]和O2 | D.ATP、[H]和O2 |
受精完成的标志是
| A.卵黄膜和透明带间出现两个极体 | B.精卵相遇,发生顶体反应 |
| C.雌、雄原核形成 | D.精子接触透明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