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此时
A.是地球上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黄金季节 |
B.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 |
C.我国从南向北白昼变短,黑夜变长 |
D.②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地球最近的大行星 |
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A.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份 | 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 |
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 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
一艘海轮从上海出发驶向美国旧金山。当海轮途经图中P点时正值日出,图中EF线表示晨昏线。读图回答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接近()
A. | 15°N,135°E | B. | 15°S,135°W |
C. | 23°26′N,0° | D. | 23°26′S,180° |
2.下列现象发生时间与海轮途经P点的日期相近的是()
A. | 江淮平原地区正播种冬小麦 | B. | 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季节 |
C. | 北京一年中昼长最短 | D. | 塔里木河一年中流量最大 |
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题。
1.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A. | 甲 | B. | 乙 | C. | 丙 | D. | 丁 |
2.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A. | 光照 | B. | 水分 | C. | 坡度 | D. | 温度 |
3.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A. | 甲地区植被退化 | B. | 乙地区沙化 |
C. | 丙地区荒漠化 | D. | 丁地区植被改善 |
某海洋考察船的航行日志记录:北京时间8时太阳从正东方海面升起;桅杆的影子在正南方时,太阳高度为60°;日落时北京时间为19时45分。据此完成题。
1.日志记录当天,该船航行在()
A. | 北太平洋 | B. | 南太平洋 | C. | 北印度洋 | D. | 南印度洋 |
2.日至记录当天,该船的航向可能是()
A. | 正北 | B. | 东北 | C. | 正南 | D. | 西南 |
3.日志记录当天考察船经过的海域,当月的天气状况多为()
A. | 阴雨绵绵、风微浪缓 | B. | 晴朗少云、风急浪高 |
C. | 晴朗少云、风微浪缓 | D. | 雷雨频发、风急浪高 |
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1999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图示意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据此完成题。
1.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
A. | 泥沙淤积 | B. | 气候变暖 | C. | 排水造田 | D. | 黄河来水量减少 |
2.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①增强城市排污能力
②增加城市空气湿度
③美化城市环境
④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
A. | ①② | B. | ②③ | C. | ③④ | D. | ①④ |
我国许多聚落名称体现了所处自然环境的特点。黄土高原地区有些聚落名为"XX川"。《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据此完成题。
1.为趋利辟害,这些以"川"为名的聚落选址宜()
A. | 紧邻河岸以方便取水 | B. | 接近坡地中部以方便耕作 |
C. | 靠近坡地上部以防洪水 | D. | 远离陡坡以避崩塌、滑坡 |
2.在农业社会,决定这些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
A. | 河流水量 | B. | 土壤肥力 | C. | 川地面积 | D. | 林木蓄积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