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处气压比甲处高 | B.甲处气压比乙处高 |
| C.丙处气压比丁处高 | D.甲处气压比乙处高 |
若此图为北半球低纬度大气环流示意图。关于①、②、③、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④为动力上升 | B.①为高空西风 |
| C.②为热力下沉 | D.③为东南信风 |
若此图为东亚夏季季风环流图,则图中所示情况是
| A.甲处是海洋,乙处是陆地 | B.④气流动力作用上升 |
| C.①气流较③气流湿润 | D.②气流热力作用下沉 |
下图为某冰川所在区域遥感影像,下图为根据1973、2009年遥感影像提取的该冰川分布图层(局部),图中每个方格面积表示900平方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上左图中甲点所处的地形是()
| A.山谷 | B.山脊 |
| C.冲积扇 | D.盆地 |
上右图所示区域冰川面积变化的情况是()
| A.减少了1800平方米 | B.增加了1800平方米 |
| C.增加了2700平方米 | D.减少了2700平方米 |
图示意我国某地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季风水田农业 | B.乳畜业 |
| C.大牧场放牧业 | D.混合农业 |
该生产模式的农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是因为()
| A.价格低廉 | B.减耗保鲜 |
| C.绿色优质 | D.品种丰富 |
“一带一路”是经济互补之路,是文化融合之路,是创新圆梦之路。“一带一路”东部连接快速发展的中国,西部连接发达的欧洲而中部是亟待发展的中亚、南亚等地区,东、中、西部的经济具有互补性,表现为()
①东部产能增强,需要加强对外合作②西部经济发达,需要引进大量人才
③中亚油气丰富,需要寻求消费市场④南亚农业发达,需要扩大粮食出口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新丝绸之路”横贯亚欧大陆,自东向西依次经过的世界文化圈是东亚文化圈与()
| A.伊斯兰文化圈、西欧文化圈、东欧文化圈 |
| B.东欧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西欧文化圈 |
| C.西欧文化圈、东欧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 |
| D.伊斯兰文化圈、东欧文化圈、西欧文化圈 |
上海科研人员将太阳能技术与海水淡化工程巧妙“嫁接”,大幅度降低了海水淡化的成本。这一成果将惠泽“一带一路”上严重缺水而光热资源丰富的地区。这些地区主要是()
| A.大洋洲、西欧 | B.东欧、东南亚 |
| C.中亚、西亚 | D.东亚、南亚 |
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767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太白山()
| A.北麓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B.北坡山中腰降水量比山麓少 |
| C.又密又高的树木在针叶林带 | D.树木大稀大矮处为稀树草原 |
如果过度猎狼,将会()
①、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②、增加山区的环境承载力
③、导致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④、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四个国家中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的为()
| A.20%-30% | B.30%-40% |
| C.40%-50% | D.60%-70% |
图中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在此期间()
| A.工业化程度提高 | B.人口增长率增大 |
| C.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 D.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