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假设图为甲乙两地的热力环流图,比较判定甲地与乙地的冷热,温度:甲 乙(高于、
低于或等于)。甲乙丙丁四地之间的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甲乙丙丁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列情况为: 。
(2) 假设图为3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图,那么此大洋环流位于 (北或南)半球,①洋流的的性质为 ,此洋流是在 风带影响下形成的。此海区甲乙丙丁四处 处容易形成大渔场,原因是此处 ;如果此海洋为太平洋,则此处渔场的名称是 渔场。
(3) 在南半球西风带影响下形成的洋流由于受海陆分布的影响,使此洋流具有 性特点。
读“某城市用地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阶段I,商业用地的布局特点是:;阶段Ⅱ,出现的新变化是:。
(2)该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工厂迁出了旧城区,城市主要向(方向)不断延伸,主要是为了和。
读中国、日本和韩国人口负担系数比较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注: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15~64岁指劳动人口年龄。
(1)国际上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50%的时期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中国人口负担系数在________年前后达到最低值,此时的人口负担系数约为________。(2分)
(2)在1990年前和2030年后,中国的人口负担系数均超过了50%,试分析它们形成的不同原因。(4分)
(3)日本、韩国均抓住了“人口机会窗口”期,促进了经济的腾飞。“人口机会窗口”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何作用?(6分)
读下面左图“亚洲某区域图”和右图“某地降水柱状和气温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中“降水柱状和气温曲线图”为左图A、B、C中地的气象资料图,气候类型为,与其它地区的该种气候类型相比,该地性强,具体表现为:
(2)描述A所在国工业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R河为 ____________河,它主要补给是和,该河流河水流量季节变化较大的主要原因是。C河的名称是___________,它主要流经的国家是。
(2)描述A区域降水情况,并分析原因。
(3)印度棉花分布在德干高原西部,请你评价棉花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4)图中B所在地形区是其所在国年太阳辐射最强,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试从大气热力过程分析该地区太阳辐射最强,气温低的原因。
读图(N表示北极),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10分,每空1分,选择题每题2分)
(1)该图表示的是每年 (节气)日的情况,此刻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 。
(2)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 线上,乙地当天 点日落。
(3)按图中所示情况,北京时间是 点钟,我国南极中山考察站的黑夜长 小时。
(4)在上图所示的这一天,下列地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北京 B.广州 C.甲地 D.乙地
(5)按图中所示,如果是晴天,过40小时后能看到北极星的有下列地点中的()
A.北京 B.纽约(75ºW)
C.悉尼(150ºE) D.莫斯科(37.5º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