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
被提纯的物质 |
除杂试剂 |
分离方法 |
A |
乙酸乙酯(乙酸) |
CCl4 |
萃取、分液 |
B |
乙烷(乙烯) |
高锰酸钾溶液 |
洗气 |
C |
乙醇(乙酸) |
新制氧化钙 |
蒸馏 |
D |
苯(溴) |
碘化钾溶液 |
分液 |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A.CO2的电子式![]() |
B.Cl-的结构示意图![]() |
C.次氯酸的结构式 H-Cl-O | D.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 17 37Cl |
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NaHCO3溶液(Na2CO3溶液) 通入过量的CO2 |
B.铁粉(铝粉) 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过滤 |
C.Na2CO3溶液(Na2SO4溶液) 加入适量的Ba(OH)2溶液过滤 |
D.CO2 (CO)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CuO |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应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倒出 |
D.萃取操作时,所选萃取剂溶解溶质能力应大于原溶剂且与原溶剂互不相溶 |
化学实验应与化工生产一样遵循绿色化学的原则,实现原料和过程绿色化。下列操作符合绿色化学原则的是
A.为便于观察铜在氯气中燃烧的现象,加大氯气的使用量 |
B.实验室改用H2O2和MnO2反应,代替加热KClO3和MnO2制取氧气 |
C.焚烧塑料、橡胶等废弃物是处理城市生产、生活垃圾的有效方法 |
D.制取CuSO4: Cu+2H2SO4(浓)![]() |
已知断裂1 mol C—H键,要吸收热量414.4 kJ;断裂1 mol C—C键,要吸收热量347.4 kJ;生成1 mol C===C键,会放出热量615.3 kJ;生成1 mol H—H键,会放出热量435.3 kJ,某有机物分解的反应可表示为:
若在反应中消耗了1 mol乙烷,则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放出251.2 kJ的热量 | B.该反应吸收251.2 kJ的热量 |
C.该反应放出125.6 kJ的热量 | D.该反应吸收125.6 kJ的热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