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中,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
A.做中和热测定实验时,若没有环形玻璃搅拌棒,可用环形铜质搅拌棒代替 |
B.中和滴定实验中,左手调控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持锥形瓶,眼睛注视滴定管中液面的变化 |
C.溴蒸汽和二氧化氮两种红棕色气体可用淀粉碘化钾溶液来鉴别 |
D.除去蛋白质溶液中少量的NaCl,可将装有混合液的半透膜袋浸入流动的蒸馏水中 |
已知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 mol氢气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 kJ,破坏1 mol氯气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 ,破坏1 mol氯化氢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3kJ,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Q1 + Q2 > Q3 | B.Q1 + Q2 > 2Q3 | C.Q1 + Q2 < Q3 | D.Q1+ Q2 < 2Q3 |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Zn(s)+O2(g)===ZnO(s) ΔH1=-351.1 kJ/mol
H2(l)+O2(g)===H2O(s) ΔH2=-90.7 kJ/mol
由此可知反应Zn(s)+HgO(s)===ZnO(s)+Hg(l)的ΔH3的值是( )
A.-441.8 kJ/mol | B.-254.6 kJ/mol | C.-438.9 kJ/mol | D.-260.4 kJ•mol‾1 |
在25 ℃、101 kPa下,1 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H3OH(l)+O2(g)===CO2(g)+2H2O(l)ΔH=+725.8 kJ/mol |
B.2CH3OH(l)+3O2(g)===2CO2(g)+4H2O(l)ΔH=-1 452 kJ/mol |
C.2CH3OH(l)+3O2(g)===2CO2(g)+4H2O(l)ΔH=-725.8 kJ/mol |
D.2CH3OH(l)+3O2(g)===2CO2(g)+4H2O(l)ΔH=+1 452 kJ•mol‾1 |
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CaO+H2O===Ca(OH)2 | B.C+H2OCO+H2 |
C.HCl+NaOH===NaCl+H2O | D.2Al+3H2SO4===Al2(SO4)3+3H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
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
C.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能发生反应 |
D.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