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写道:“如果贫民交不起地租,那么他们自身和他们的子女便要被逮捕,所有借款都用债务人的人身为担保,这样的习惯一直流行到梭伦的时候才改变。”梭伦为解决亚里斯多德所说的社会问题采取的改革措施是

A.颁布“解负令” B.组成“四百人会议”
C.设立公民陪审法庭 D.扩大下层平民的就业机会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梭伦改革的评价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以下是张德元、潘林《农民眼中的农村改革三十年——基于安徽省16市农村千人问卷调查》的部分结果,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对图一和图二信息解读不确切的是 ( )

A 农民有一定的自主意识与市场意识
B. 农民对农村土地承包制的评价趋向理性
C.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思想解放
D. 农民的幸福观和价值取向与传统观念相比变化不大

自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能源消费结构大致经历了煤炭替代传统生物能(木材)、石油替代煤炭以及目前的化石能源为主、多种新能源互补三个阶段,导致“石油替代煤炭”的决定性因素是()

A.汽车和飞机研制成功 B.电力的广泛应用
C.内燃机的发明及应用 D.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下列各项史料中,能够反映南宋都城临安面貌的是()

A.(崇仁坊北街)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
B.有大市,自余(其余)小市十余所。大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时甚苦之。
C.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D.郭(廓)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

《耒耜经》记载:“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 ()

A.由西域传入 B.属水力灌溉工具
C.在东汉时普遍使用 D.最早出现于江南地区

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形成“棉七稻三”甚至“棉九稻一”的农业经营新格局,这种格局的出现说明 (  )
①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  ②资本主义萌芽在棉纺织业领域首先兴起
③松江地区棉纺织业发达   ④农村专业生产区逐渐形成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