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亚洲论坛2010年年会4月9日至11日在风光旖旎的海南博鳌举行。论坛围绕“绿色复苏——亚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这一主题,进行了务实而深入的探讨,为亚洲谋划绿色与和谐的发展前景。 回答下列各题随着金融危机的阴霾逐渐散去,今年博鳌亚洲论坛上,亚洲各国清醒地认识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上“绿色复苏”之路。各国之间应继续推动相互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共寻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这是因为
①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 ②经济全球化日趋明显
③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④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已经成为各国生存与发展的根本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②④ |
从2002年起,博鳌论坛年会已经召开九届,每一届都有不同的主题。随着金融危机的阴霾逐渐散去,今年年会围绕“绿色复苏——亚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这一主题,为亚洲谋划绿色与和谐的发展前景。这体现的辩证的唯物论道理是
A.坚持发展的观点,与时俱进 |
B.矛盾具有特殊性,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特点 |
C.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D.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善于抓主流 |
在“全球经济治理新架构、新原则、新力量”的分论坛上,世界银行常务副行长和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一致认为,在援助与发展方面,中国已经从此前的学生地位成了老师了,两大组织正在将中国的先进支持和做法、先进经验复制到其他发展中地区。中国发展模式为其他各国今后经济的复苏提供了一些有借鉴意义的经验。这体现的哲理是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
C.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 D.整体和部分可以相互转化 |
博鰲亚洲论坛成立9年来以来,中国不但积极举办和参与,而且与亚洲各国增进睦邻友好和政治互信,积极拓展和深化双边经济合作,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的这一做法说明
①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②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
③表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具有主导作用 ④是履行国际义务的具体表现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警示人们要珍惜年华。古人对时间的体验与此类似的是
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②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④叹长河之流速,送驰波于东海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有一幅对联,上联是: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地说明了静止
①与运动相互依存②就是绝对的不运动
③是运动的普遍状态④相对于一定的参照系,事物的空间位置相对不变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在马克思的墓碑上刻着标志马克思哲学基本特征的两行字:“以往的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这主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A.阶级性 | B.革命性 | C.历史性 | D.科学性 |
哲学的性质注定了它必须做“在黄昏中起飞的猫头鹰”,也就是“事后诸葛亮”;但它一旦产生又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成为“高鸣报晓的雄鸡”,也就是“事前诸葛亮”。回答下列问题。 哲学要成为“高鸣报晓的雄鸡”,先得老老实实地做好“在黄昏中起飞的猫头鹰”。为此,它必须
①正确地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②牢牢地把握住时代的脉搏
③正确地总结和概括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④反映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时代呼唤“高鸣报晓的雄鸡”,社会更需要“高鸣报晓的雄鸡”,这是因为它可以
①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全盘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②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
③直接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④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变革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经济学家门格尔和希克斯等人认为,2件棉衣加上3个面包,同1件棉衣加上4个面包可以“无差异”,即物理、化学等客观状态不一样的东西给人带来的感觉可以是一样的。进而言之,人的主观感觉可以脱离物理、化学状态而独立存在,并成为决定人们行为的源泉。以下说法与该观点一致的是
①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②吾心即宇宙
③理生万物、理主动静④心外无物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