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研究湖泊中x深度处生物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具体操作如下:取三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a、b、c,将a先包以黑胶布,再包以锡箔。用a、b、c三个瓶从待测水体x深度处取水,测定瓶中水的氧含量。将a瓶、b瓶密封再沉入原取水处,经24小时取出,测两瓶氧含量,结果如图所示。则24小时内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情况是( )
A.24小时内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是v mol/瓶 |
B.24小时内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k mol/瓶 |
C.24小时内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是(k-v)mol/瓶 |
D.24小时内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k-v)mol/瓶 |
下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其联系,其中“-0-<”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甲、乙为两个电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一定的电流刺激a点,甲发生一次偏转,乙发生两次偏转 |
B.图中共有4个完整的突触 |
C.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在f点可测量以电位变化 |
D.在e点施加一点刺激,同a、b、d点都不会测到电位变化 |
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平衡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
B.K+在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上起决定性的作用 |
C.人体中Na+的主要来源提食物,几乎全部由小肠吸收,主要排出途径是皮肤 |
D.人在饮水不足时,通过减少排尿量就可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
下面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活动来调节体温
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在下丘脑产生冷觉和热觉
④血糖低时,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可以促进肾上腺和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
⑤内环境渗透压的增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②④⑤ | D.①④⑤ |
如图所示为某患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试判断注射的药品最可能是()
A.胰岛素 | B.胰高血糖素 | C.抗利尿激素 | D.甲状腺激素 |
神经元细胞膜上有钠、钾等离子的“离子通道”,在神经兴奋的传导或传递中,“离子通道”是局部电流产生的重要结构基础。蝎毒中的神经毒素能够将该通道阻塞,导致中毒者兴奋传导或传递障碍。下列哪项是神经毒素作用的结果()
A.促进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的释放 | B.抑制突触后膜兴奋的产生 |
C.使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 D.迅速分解神经递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