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毛泽东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政制”指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恩格斯后来为《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写再版前言时承认:“这本书里所描写的那些最令人触目惊心的恶劣现象,现在或者已被消除,或者已经不那样明显。”1895年,他在最后一篇文章中说:“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恩格斯形成上述认识的原因是

A.恩格斯放弃了暴力革命的原则 B.资产阶级实现了社会主义目标
C.19世纪末社会主义运动走向低潮 D.资本主义调节机制渐趋成熟

1883年,德国帝国议会通过了第一部国家社会保障立法《疾病保险法》,1884年颁行了《意外事故保险法》;1889年通过的《老年和残废保险法》;1890年,德皇威廉二世在柏林发起第一届国际劳工保护会议等等。这些都走在世界前列。这些现象能说明

A.德国民主化程度日益提高 B.福利社会在19世纪末已经成熟
C.社会主义运动推动法制化 D.德国现代化以政府为主导力量

公元前242年起在罗马大法官中专门设立“外事裁判官”,审理涉外案件的原则,既不能套用罗马公民法,也不能完全依照异邦人本民族的法例,而是互相参照通融权衡,取得一些双方同意的解决方案,所以他们便称自己凭据的是万民通用之法,因此形成万民法的概念。由此可见,罗马万民法的特点是

A.形式化 B.强制性
C.主观性 D.实用性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大量城镇人口重新返回农村,净减少城市人口3788万,出现了建国以来第一次“逆城市化”。这一现象表明了

A.国家城镇化战略的大力推进 B.初步探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国民经济结构面临重大调整 D.工业建设以农业发展为基础

有学者认为,“地方主义不为国家效劳,还在面临外来威胁时造成了地区间的争夺,使得国家衰落。……改变这种困境的是1937年后日本的全面入侵。民族主义被赋予了一种具体而又明确的内涵。”该学者试图提出的主要观点是

A.地方主义是造成国家衰落的主要原因 B.帝国主义侵略加剧地区间对抗
C.全民族抗战促进了中央与地方的整合 D.近代民族主义的观念开始形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