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磨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武帝为削弱丞相职权,任用亲信朝臣,在内廷处理国政形成 “中朝” |
B.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
C.宋代设置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 |
D.元朝废除尚书省和门下省,将尚书省的六部移至中书省,并掌理一切政务 |
“舜土无私万象涵,经纬地脉赖君探。若无妙手寻油出,赤县焉知是哪堪?”这首诗歌颂的是
A.李时珍 | B.詹天佑 | C.李四光 | D.邓稼先 |
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历时四年,于1909年提前全线通车。下列关于京张铁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揭开了中国自筹自建铁路的序幕 | B.创造了中国铁路史上的奇迹 |
C.粉碎了帝国主义掠夺京张铁路的企图 | D.代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筑路水平 |
达尔文称《本草纲目》是“中国的百科全书”,主要是指
A.涉及的学科领域 | B.记载的药物种类 | C.分类方法先进 | D.对世界影响巨大 |
毛泽东在领导秋收起义过程中的一系列革命实践活动,对中国革命影响深远,其中影响最大的举措是
A.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 B.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
C.决定放弃长沙的计划 | D.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
列宁17岁时因参加学生运动而被捕,警官问他:“你为什么要造反?年轻人,要知道在你面前是一堵墙,你不是在用脑袋往墙上撞吗?”列宁藐视的回答:“是的,一堵墙,不过已经腐朽了,一推就倒,我们可以从上面跨越过去。”文中的“一堵墙”被推倒是在
A.列宁被流放西伯利亚期间 | B.二月革命中 | C.七月事件中 | D.十月革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