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改革开放后农村的民谣:“过去是喊破嗓子打烂钟,出工最早九点钟。现在不用队长叫一声,上工天不明,收工点了灯”。这一变化缘自
①产品分配的方式发生变化      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变化
③基层生产组织形式的改变      ④农业合作社运动向纵深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大量出口国际市场,中国品牌走向世界,极大鼓舞了民族工业的自信心,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北洋政府促进工业发展 B.中国经济实力大大提高
C.“办厂自救”成为时代最强音 D.列强经济侵略有所放松

甲午战争后,“今天,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灰尘,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轧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引自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三册)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B.孟买棉纱的质地优良
C.手摇纺车的效率低下 D.民族工业的举步维艰

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在厦门,大批的美国床单、衬衣布、斜纹布发生积压,卖不出合适的价格”。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美国商品的盲目输出 B.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
C.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D.中西消费观念的差异

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更快的推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

A.发生的范围十分广泛 B.科学与生产的结合加强
C.新技术、新设备的普及 D.各国统治者重视程度加强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A.西方的殖民掠夺 B.东方的借鉴学习 C.正常的文化交流 D.封建主阶级衰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