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社会保障制度是一项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社会制度。
材料一  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社会保障法》,其中规定:此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全制度,使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儿童或残疾儿童得到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并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事业补助法的实行做出妥善的安排。
——科学网
材料二 前苏联国家宪法将社会保障确立为国家制度。政府和企业缴纳保险费,公民则免费享受社会保障权利。其中社会保障有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两部分组成。
——中国保险网
材料三  1980年,美国通货膨胀率接近10%,有25%的企业开工不足……里根政府上台后,以供应学派的理论为指导,主张削减政府开支,其中包括庞大的社会福利开支,并且相应减少政府税收,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他们认为高标准的社会福利基金,只会助长一部分劳动者不劳而获的懒汉思想。……为此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鼓励私人企业投资保障行业,提倡由“福利国家”过渡为“福利社会”。
——《中国卫生经济》论坛
材料四 世界上还是有不少国家选择福利国家的道路。国家照顾人们的基本需要,不但包括从小学到大学的全部教育费用,包括医疗,交通,甚至住房,而且每个人每年还能分到国家的福利款。而且这种分配是人人有份的,不管你收入有多高或很低。实施这种政策的结果是基尼系数低到0.3以下,和我国改革前差不多。他们的经济增长也并不很差。这一经验很值得我们注意。
——《财经网》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当时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推行这些社会保障措施的?由此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2)材料二与材料三中有关社会保障基金来源的规定有何差异?
(3)依据材料三,分析当时里根政府削减福利开支的理由有哪些?
(4)依据材料四,分析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制度的特点。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原因是什么?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以往相比主要的版画是什么?简述中华民族严重危机的表现。

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地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这是史学界公认的观点。恩格斯_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据此,有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你对上述观点有何看法?试论证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95~1898年清政府向俄、法、英、德的借款
借款时间
借款对象
借款额(白银)
借款附带条件
1895.7
俄、法
9896.8万余两
1.同意以海关税款为抵押
2.允许俄法参与海关管理
1896.3
英、德
9762.2 万余两
不准改变由英国人控制中国海关管理权的现状
1898.2
英、德
1.127 7亿余两
1.以海关关税为担保
2.以内地的税收(厘金)每年五百万两作抵押
3.由外国人控制海关征收

材料二《时局图》是近代爱国者谢缵泰所作,在香港发表,图中“不言而喻,一目了然”的对联,生动形象地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和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材料三据统计,自1989年至2001年,中国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7万多家,利用外资金额3 814亿美元。引进技术和成套设备、关键设备42 000项,总金额1 283亿美元。目前,世界著名的500强大型跨国公司已有约400家在华投资。2002年,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招商引资国家。
——高中历史教材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大借外债的危害。
(2)谢缵泰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出这幅漫画的?这幅漫画反映了列强侵华在政治上采取什么方式?结合材料一概括帝国主义侵华方式的变化。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后“招商引资”对我国有何影响?
(4)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向列强大借外债,同今天资本主义国家贷款给我们,这二者有何不同?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的近代企业

时间
类别
厂矿数
资本额(千元)
占总资本额的百分比
甲午战争前
商办
53
4 704
22.4z
官督商办、宦办
19
16 208
77.6%
甲午战争后
商办
63
12 465
70%
官督商办、官办
18
5 345
30%

材料二据统计,19世纪末,华商在上海创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元;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资本的总和。
材料三 19世纪90年代初,天津武举李福明办有一家机器面粉厂,因不满官府衙门的勒索到官府讲理,结果被以“私设磨房”、“哄闹官署”等罪名,“交刑部照例治罪”,他的机器磨房也因此被迫关闭。
请回答:
(1)材料一不同时期中国近代企业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外国侵略的加剧,促使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
B.爱国工商人士发出“实业救国”呼声的促进
C.中国社会政治制度发生了有利于民族资产阶级的变化
D.清政府允许民间设厂政策的鼓舞

(3)从材料二、三可以看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存在哪些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伊藤博文说:“一国之权力,以君主大权为枢轴,几百权利皆由来于此。”依此原则,1889年的“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之”“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天皇总揽统治权”。天皇可以解散议会、批准立法、任免文武官员,军队只对天皇负责等。
材料二关于议会、内阁,该宪法规定:“凡是法律都要经过帝国议会的承认”“天皇经帝国议会承认施行立法权”“行政权统一于帝国内阁”“凡大政必由内阁及各部施行,不出二门”,伊藤博文说,内阁“一方面对君主负有政治责任,另一方面对议会也负有同样责任”。
材料三“对天皇的大权必须加以种种重要的限制,不然立宪政权无论何种形式,毕竟都无法建立。”关于宪法的统治大权,伊藤博文说:“统治大权大别有二,曰立法权,曰行政权,而司法权只是行政权的一个分支。三权各自依其机关之辅翼来施行,又皆渊源于元首,而元首的心思及作用若不依各个机关之辅翼,则无法用以表明国权。因为国家乃一公体而非私体,究法赋予国家各个机关以适当的职守,使整个机体循环有序,君主要在宪法的范围内行其大权。”
材料四宪法只涉及有关帝国政治的大纲目,其条文应该简单明了,并且能够顺应将来国运的发展而伸缩自如。
——均引自清水伸《明治宪法制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1889年日本宪法中天皇的地位如何?
(2)据材料二,1889年日本宪法中的帝国议会和内阁各有什么权力?这种权力与天皇有什么关系?
(3)据材料三,1889年宪法是如何限制天皇权力的?
(4)据材料一、二、三,1889年宪法中的天皇职能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种特点?
(5)据上述材料,评价1889年日本宪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