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新明晚报》消息:上海科学家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的沉默之迷。此前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请你大胆推测上海科学家对此项研究所取得的结果( )
①突触小体中有细胞核 ②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③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④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图甲表示某二倍体动物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图乙表示该动物的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图丙表示该动物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图D41
A.基因A、a所在的染色体是已发生基因突变的X染色体
B.图甲可对应于图乙中的bc段和图丙中的kl段
C.图乙中的bc段和图丙中的hj段不可能对应于同种细胞分裂的同一时期
D.图乙中的cd段和图丙中的gh段形成的原因都与质膜的流动性有关
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3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实验组 |
亲本表现型 |
||
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
|||
红果 |
黄果 |
||
1 |
红果×黄果 |
492 |
504 |
2 |
红果×黄果 |
997 |
0 |
3 |
红果×红果 |
1511 |
508 |
A.番茄的果实颜色中,黄色为显性性状
B.实验1的亲本基因型:红果为AA,黄果为aa
C.实验2的F1红果番茄均为杂合子
D.实验3的F1中黄果番茄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
男性红绿色盲患者的一个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和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一个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进行比较,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绿色盲基因数目比值为1∶1 |
B.性染色体数目比值为1∶1 |
C.常染色体数目比值为2∶1 |
D.染色单体数目比值为2∶1 |
果蝇的红眼(W)对白眼(w)为显性,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一只红眼果蝇与一只白眼果蝇交配,子代雄果蝇与亲代雌果蝇眼色相同,子代雌果蝇则与亲代雄果蝇眼色相同,以下结论不能得出的是( )
A.亲代雄果蝇为红眼,雌果蝇为白眼 |
B.亲代雌雄果蝇体细胞内均不存在红眼与白眼这对等位基因 |
C.F1雌雄个体交配,F2出现白眼果蝇的概率为1/4 |
D.F2雌雄个体基因型不是与亲代相同就是与F1相同 |
已知某哺乳动物棒状尾(A)对正常尾(a)为显性,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黄色毛(R)对白色毛(r)为显性,雌性个体无论基因型如何,均表现为白色毛,三对基因位于三对常染色体上,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黄色毛的基因型为RR或Rr,白色毛的基因型为rr
B.aarr×AARR交配,子代中雄性个体均为黄色毛,雌性个体均为白色毛
C.如果一只黄色个体与一只白色个体交配,生出一只白色雄性个体,则黄色个体一定为母本,白色个体一定为父本
D.基因型为AaBbRr的雌雄个体自交,子代雌雄个体表现型种类均为8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