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AB为晨昏线,阴影部分日期与全球其它地区的日期不同,回答下列各题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 A.20°N,45°W | B.20°S,45°E |
| C.20°N,45°E | D.20°S,45°W |
该日正午北京物体影子的朝向是
| A.正南 | B.西南 | C.西北 | D.正北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AB为晨线
②AB为昏线
③此时出现极夜的纬度范围是70°N及其以北地区
④此时出现极夜的纬度范围是70°S及其以南地区
|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示岛屿的山脉主体走向大致为
| A.南北 | B.东西 | C.东北一西南 | D.西北一东南 |
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出
| A.甲、乙两河流汛期均出现在夏季 | B.平均流速甲河较乙河快 |
| C.含沙量甲河较乙河大 | D.流量甲河较乙河大 |
甲河流域处于
| A.热带雨林带 |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 C.热带草原带 |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研究发现,长江干流江苏段河床在1985年前后平均冲淤状态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由淤积转变为冲刷。其主要原因是
| A.该河段平均流速下降 | B.该河段径流量减少 |
| C.流域年降水量减少 | D.上游来沙量减少 |
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A.断层、向斜、背斜 B.断层、背斜、向斜
B.向斜、断层、背斜 D.背斜、向斜、断层
北京时间12月22日7时40分,是我国2010年的“冬至”。读下图,回答下题。
2010年我国进入“冬至”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昼长等于乙地昼长 | B.丙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最慢 |
| C.丁地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 D.太阳直射点位于23°26′N ,175°W |
协调人地关系的途径不正确的是()
| A.控制人口规模 | B.转变发展模式 |
| C.大力开发自然资源 | D.我们每个人积极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