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52年我国邮电部发行纪念十月革命的邮票,名称为“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35周年纪念”,全套4枚。其中第一枚图案为毛泽东访苏期间和斯大林在一起;第二枚图案为列宁在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上讲话。此套邮票成为我国第一套错体票,其错误在于
A.邮票的名称     D.周年纪念的时间     C.第一枚的图案    D.第二枚的图案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调查显示,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村干部的社会特性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过程:即从解放初的家庭出身成份(贫下中农)一人民公社时期的工作积极性(劳模、劳动积极分子)一改革开放初期的自身能力强(更多表现为基于个人魅力的宗族权威)一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关系权威)一经济实力(经济权威)。这表明()

A.权威的产生和村干部的选任由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需求和政策环境决定
B.农村的发展状况与农村村干部的社会特性息息相关
C.我国农村历史的复杂性决定了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
D.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日渐成熟

下图是1957—1961年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单位:万吨),对该阶段理解正确的是()

①“左”倾错误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②对“左”倾错误的纠正还没有进行
③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严重失误
④自然灾害也是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近代著名社会活动家梁启超一生“有定则无定见无定行”。定则是爱国之心立宪之志和新民之道,在此定则下,其见解、行动则是不断流变的:维新——保皇——君主立宪制——护法——民主共和。这一事例集中体现了()

A.近代救国道路探索的深入与曲折
B.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C.新旧交替的时代特征
D.近代政坛政客投机钻营的乱象

王夫之认为“终不离人而别有天,终不离欲而别有理”“随处见人欲,即随处见天理”,“人欲之各得,即天理之不同”。这一主张()

A.将满足欲望作为顺应“天理”的唯一教条
B.反对“天理”是世界本原思想主张
C.反对“格物致知”的求理方法
D.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教条

宋明理学家倡导的 “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