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遗产。它主要由孔子的经过后代人修改和润色的教诲组成。……孔子为了寻访到一位愿意实践他的政治原则并委他以与其才干相符的职位的统治者,曾带着弟子们周游中国。寻访落空后,他回到家乡,继续开办私学,直到去世。孔子作为一名他所爱好的注重实践的政治家,完全失败了。但是。作为一名附带而为的老师,他取得了永垂史册,只是姗姗来迟的成功。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试从孔子为代表的先秦早期儒家思想家生活的时代,主要思想主张的角度,谈谈你对“孔子作为一名他所爱好的注重实践的政治家,完全失败了”这一评论的理解。
材料二 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材料二中毛泽东充满诗意的语言反映了他怎样的一种情怀?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
材料三 在西方世界日益关注中国的过程中,《时代》周刊是最典型的代表。毛泽东和邓小平曾分别于1949年和1979年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2007年2月7日京西社区
(3)《时代》周刊将上述两人列为当时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
材料四
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
(4)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什么重要理论?十年后,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意义是什么?
(5)综合材料二、四,概括五四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卷一四《选举二》
材料三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我国古代重要选官制度选官主要标准的演变。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概括在察举制和科举制中考试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说明两者的关系。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朝创立科举制的社会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的特点。
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材料一东西方的古代哲学与教育思想
孔子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把“智”(智慧)、“仁”(仁德)、“勇”(勇敢)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是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
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就是知识”(或“道德就 是知识”)。其涵义,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 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认为:“美德由教育而来”。
材料二东西方的启蒙思想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孙中山手书的同盟会纲领》图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相同点?( 2分)
(2)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中外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主张是什么?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为什么没有成为“近 代社会的宣言书”?
(3)结合材料指出,在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 ?请简述这一重要思想的理论来源和历史作用。
(4)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他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主要体现为哪一理论的提出?请简述其内容。
(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中华民族主流思想的发展具有怎样的显著特点?
如果你参加了“中国与世界经济全球化”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小组。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5世纪末开始,为了寻求海外财富,西欧国家的航海家们纷纷扬帆远航,驶向茫茫大海,陆续开辟通往世界各地的新航路。在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地争夺中,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成为经济全球化开端。(1)面对西方开拓世界市场所带来的挑战,明清政府是如何应对的?影响如何?
材料二
图1:鸦片战争后流入图2:江南制造总局图3:1863年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
城市的破产农民
(2)据上述三图,分析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材料三 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3)上图反映19世纪晚期“全球化”趋势增强。19世纪末的科技革命为“全球化”趋势增强提供了哪些条件?
材料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泰州某服装企业转变经营策略,积极与欧洲某跨国公司展开合作 ,企业以来料加工为主,由外商提供商标、款式、纸样稿进行加工,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每出口一件衬衣,获利0.3美元,企业效益明显提高,但外商从每件衬衣中获利约3美元。
(4)材料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中国企业怎样的发展情况?请你为走向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建言献策。
材料一 18世纪80年代,美国政治家麦迪逊写道:“全世界将初次看到一种以颠倒一切政府的基本原则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全世界将看到整个社会权力到处服从于各部分权力;全世界将看到一个头脑听从四肢指挥的怪物。”
——摘自《联邦党人文集》
材料二《美国1787年宪法》摘录
第一条第一款 本宪法所规定的立法权,全属合众国的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
第一条第七款经众议院和参议院通过的法案,在正式成为法律之前,须呈送合众国总统;
总统如批准,便须签署,如不批准……进行复议。
第二条第一款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
第三条第一款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怪物”是什么?为什么说这“怪物”具有“头脑听从四肢指挥的特征”?
(2)麦迪逊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建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的共和政体,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平衡机制”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12分)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
加文孟席斯:英国人,1937年生于上海,有深厚的中国情结。1953年加入英国海军,曾任战略核潜艇艇长,现居伦敦。服役期间,他曾率舰沿着哥伦布、迪亚斯、达伽马的航线行遍世界。退伍后,曾多次走访中国和亚洲国家,专注于中国明代郑和航海的调查研究。孟席斯历时14年跑遍了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图书馆和野外所收集到的有关郑和航海的大量史料、遗存。
2002年从伦敦传来了一个惊人的学术信息,英国退休海军军官加文孟席斯在一个又200多人参加的学术发布会上宣布:中国明代郑和船队先于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他给出三大结论:
一各种地图、卫星图、航海图等资料
二当地人的有关记载和遗留下来的遗物,比如他在佛得角上发现一块石碑,上面的文字表明中国人或者亚洲人曾早于欧洲人到过此地。
三物种的相似。孟席斯表示,两位秘鲁专家通过研究,发现美洲土著人的DNA与广东人相似,同时期明代皇宫里出现过袋鼠,而且中国还出现过美洲的玉米。综合上述材料,对加文孟席斯“郑和到达美洲”的历史研究方法与研究价值分别展开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