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中国许多著名大学、中学纷纷举行“百年校庆”活动。一百年前,“教育救国”、“实业救国”、“政治救国”等合流形成“救国热潮”。当时,“救国”成为中国社会主要思潮的原因是( )
A.日本全面侵华,民族危机加剧 | B.甲午战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 |
C.国共合作,推动国民革命发展 | D.新文化运动促使学校教育发展 |
“打倒列强,除军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将革命进行到底”。上述口号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工农革命割据 | B.抗击外国侵略 | C.新民主主义革命 | D.推翻国民政府统治 |
1872年在《共产党宣言》发表24周年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宣言》里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①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②中国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③俄国胜利后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④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②③ | D.①②③ |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最大特点是
A.皇帝是世袭的、象征性的和礼仪性的 | B.皇帝真正掌握了国家的最高权力 |
C.两院制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 D.政府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 |
下列关于俄国二月革命正确的说法是
A.列宁为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正确的路线 | B.革命后建立起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
C.使俄国退出了一战 | D.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标志着法国资本主义共和体制最终确立的事件是
A.1871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 | B.1792年国民大会正式宣布法国为共和国 |
C.1848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成立 | D.1875年宪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