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会议员冈田春夫曾说:“毛主席和列宁一样,改变了世界的历史,而且正在创造着历史。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这句话旨在说明 ( )
A.毛泽东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 |
B.毛泽东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
C.毛泽东找到了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
D.毛泽东彻底改变了20 世纪世界的政治格局 |
某学者在研讨治理雾霾的方案时,用幻灯片展示了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一组文件名称(见右图)。由此可知,该作者意在强调()
A.将环境问题上升到法治高度 | B.工业革命是环境恶化的根源 |
C.优先解决城市环境污染问题 | D.加强政府对环境的监管力度 |
“光荣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作‘旧制度’。……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的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材料中的“旧制度”被沟汰,主要体现为()
A.《权利法案》的颁布 | B.国王权利被剥夺 |
C.责任内阁制的确立 | D.议会改革的实现 |
卢梭在1762年出版的《社会契约论》中指出:“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由这一言论可得出的结论是()
A.代议制度制约了民众的自由 | B.自由思想受公共意志制约 |
C.资本主义民主存在明显的时代局限 | D.卢梭等思想家反对封建专制和独裁 |
“( 梭伦)用了很大的勇气,敢于一举而释放所有的债奴,取消有关土地的一切抵押,同时还严禁了将来的一切债奴制度发生。……他的改革消除了许多不平,也给了普通民众以少量的政治权利,但大部分的政权还是留在贵族们手里。”这说明梭伦改革体现出()
A.民主自由原则 | B.公平公正原则 |
C.不偏不倚原则 | D.区别对待原则 |
晚清徽州知府刘汝骥所撰的《陶瓷公牍》中载:“旧建民房天井狭窄,光线黑暗,近年大为改观,士大夫之家,未有不高大门闾、明窗净几者。”晚清的徽派建筑中,加入了西洋的梯形窗、拱券门,甚至以英文字母为装饰。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徽派建筑的变化与徽商的营销手段有关 |
B.徽派建筑风格变化是对其自身缺点的修正 |
C.晚清的徽派建筑传统风格基本消失 |
D.晚清安徽城乡建筑都采用了西方建筑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