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下列选项中的场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
A.1842年,英国女王在电灯下研究远东战况电报 |
B.1906年,名角谭鑫培表演的京剧被拍摄成影片 |
C.1936年,人们通过电视实况转播观看奥运会比赛 |
D.1998年,上海人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网上贸易 |
关于改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改革都顺应了时代潮流,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需要 |
B.与革命不同,改革是温和的,不会发生新旧势力你死我活的激烈斗争 |
C.与革命相同,改革也是牵引人类社会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重要动因 |
D.成功的改革通常有统治者“自上而下”发动,和“自下而上”的呼声与支持无关 |
我国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主要是调整()
A.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 | B.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
C.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关系 | D.国民经济比例失衡的关系 |
20世纪60、70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农村生产关系中已出现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
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C.这是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 |
D.经济建设速度超越了客观规律 |
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活着》中有这样一个场景:20世纪50年代末,一个小孩找出父亲用的包着铁皮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这个场景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应该发生在( )
A.土地改革运动时期 | B.三大改造运动中 |
C.“大跃进”运动中 | D.人民公社运动时期 |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对中国哪一阶级的打击最大最直接( )
A.农民阶级 | B.民族资产阶级 | C.官僚资产阶级 | D.手工业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