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列选项中,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A.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 |
B.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 |
C.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 |
D.利用植物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 |
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 |
B.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 |
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0C恒温培养24-48小时 |
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 |
在农田土壤的表层自生固氮菌较多。将用表层土制成的稀泥浆接种到特制的培养基上培养,可将自生固氮菌与其他细菌分开,对培养基的要求是( )
①加抗生素②不加抗生素③加氮素④不加氮素⑤加葡萄糖⑥不加葡萄糖⑦37℃恒温箱中培养⑧28~30℃温度下培养
A.①③⑤⑦ | B.②④⑥⑧ | C.②④⑤⑧ | D.①④⑥⑦ |
下列关于通过发酵工程生产谷氨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发酵时需要不断通入无菌空气,否则会积累乳酸 |
B.发酵时常采用的培养基为液体天然培养基 |
C.从自然界分离的野生型菌株可直接用于生产 |
D.当菌体生长进入稳定期时,补充营养物可提高谷氨酸产量 |
图甲是果醋发酵装置。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中期可以闻到酒香;
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升高温度并通气,酒香逐渐变成醋香。图乙中能表示整个
发酵过程培养液pH变化的曲线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科学家通过对黄色短杆菌进行诱变处理,选育出了不能合成高丝氨酸脱氢酶的菌种,从而达到了黄色短杆菌大量积累赖氨酸的目的,这种人工控制的方法实质上利用了以下哪种调节方式?
A.酶合成的调节 | B.酶活性的调节 |
C.二者都有 | D.二者都无 |